张天任:推动动力电池循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03月08日 22:48 468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记者跑两会   作者:

面对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动力电池需求猛增的新形势,如何打造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闭环,推动动力电池循环产业高质量发展广受关注。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为动力电池循环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声。

1

张天任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重要引导力量,而动力电池行业是其中关键一环。为打造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闭环,推动动力电池循环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与创新。

他介绍说,《“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我国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其中,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动是六大重点行动之一。《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产业政策,为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也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张天任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增长,探索动力电池回收新技术、加速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布局的需求渐显迫切。

乘联会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渗透率可达36%;动力电池装机量预计突破300GWh。汽车动力电池的平均使用寿命大约为5~8年,国内早期推广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陆续进入报废期,预计未来动力电池将迎来大规模退役潮。高工产业研究院预计,2023年,我国废旧电池退役量将超过58万吨;2025年,我国需要回收的废旧动力电池容量将达到137.4GWh(96万吨)。同时,由于上游锂资源短缺、中下游受各国政策影响,供需错配严重,导致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探索动力电池回收新技术、加速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布局的需求日益凸显。

张天任指出,虽然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在国家、政府的重点支持下,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不足依旧存在。

一是我国电池原料金属资源禀赋不佳,对外依存度较高。生产动力电池所需的钴、镍、锰、锂金属是战略性、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以锂为例,中国是全世界锂资源排名第四国家,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江西、新疆、湖南等地,其中,盐湖锂资源的查明储量占比高达80.54%。然而,我国绝大多数盐湖锂资源分布在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地区,锂资源的开发受到环境影响和技术壁垒制约,这使得我国锂产能有限,对进口有着很高的依赖。数据显示,中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超65%,而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加剧了资源供应的不稳定性。

二是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大,电池流向管理难度大。根据相关机构对国内市场的中性预测,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总规模将达到758.4亿元,2021—2030年CAGR(复合年增长率)为58.3%;而在乐观情形下,2030年动力电池梯次+再生利用市场总规模则有望达到1048.9亿元。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符合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白名单企业有156家,但据天眼查APP显示,国内动力电池相关回收企业注册超过4万家,这就意味着电池的流向管理存在较大难度,目前,大部分的动力电池回收料正在被非正规市场分流,无法流向合规企业。废弃的动力电池流入非正规市场造成环境污染与安全隐患,这与发展新能源的初衷相违背。

三是动力电池回收价格混乱,影响市场秩序。目前,获取退役动力电池的渠道有限,具有白名单资质的企业为保证动力电池回收效率,在厂房、设备、环保处理、数字化等多方面投入了较高成本,缺乏价格竞争优势,而没有资质的“小作坊”因为有成本优势,采用抬高回收价格获取竞争通道。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七成的退役电池被小作坊以更高的价格收走,流入非正规渠道。这些企业对废旧动力电池进行简单修复包装或粗暴破碎后流入市场,严重扰乱了动力电池市场回收的正常秩序。

四是“小作坊”缺乏回收资质,易造成安全隐患与环境污染。废旧动力电池是一座巨大的“城市矿山”,但如果处置不当也是一座危险的“火山”。目前的市场上,作业过程不规范、不环保、不安全的回收“小作坊”的大量存在,不仅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隐患,也对行业良性发展构成了威胁。报废后的动力电池,如处理处置不当,其所含的六氟磷酸锂、碳酸酯类有机物以及镍、钴等重金属残留物必然会对环境构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五是动力电池是碳排放大户,但目前各企业的碳排放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正式要求,自2025年2月18日起,动力电池必须申报产品碳足迹,需提供电池厂家信息、电池型号、原料(包括可再生部分)、电池碳足迹总量、电池不同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等信息,并要求达到相关碳足迹的限值标准。目前,相关压力已经在产业链传导,很多动力电池企业已经要求上游供应商上报碳排放数据,碳足迹的核算工作已经开启,但我国碳足迹核算和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比较薄弱,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缺乏产业链上下游的统一标准。

为此,张天任建议:

一要真正构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生态体系,强化溯源体系数字化建设。动力电池需建立电池生产商、整车企业、回收企业的综合利用生态体系,形成联动;探索适合的商业模式,整合行业资源,构建覆盖面广、可持续的回收和综合利用网络;完善信息溯源平台,构建从电池生产、使用、综合利用、报废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溯源系统,实现电池管理系统(BMS)的运行数据与电芯数据全部后台传输,信息系统可以对电池单体数据的实时溯源进行查询,并实现大数据平台对电池残值的评估支撑,同时,实现电池最终的正规流向。

二要建立动力电池碳足迹标准体系,加快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动力电池的材料具有巨大的减排潜力,动力电池的回收是减少与电池生产相关环境影响的有效方法,会降低较大比例的材料生产能源要求,降低和缓解对矿产资源过度开采和进口的依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样能大幅削减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总量。建议搭建动力电池碳排放数据管理体系,包括核算标准、产业链数据、核查保障等板块,为国家和企业提供相关核算功能,有效引导产业链共同减排。

三要加强规范性企业的资质审核,加大对白名单企业的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规范,加强白名单企业入门资质审核,加大对白名单企业的日常管理行为规范。一方面,从根本上引导动力电池的合规处置,避免安全与环保隐患;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避免市场的恶性竞争行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建议国家对现有规模较大、对社会贡献度高的白名单企业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鼓励其做大做强做规范。

四要完善再生原料标准体系,扩大优质再生原料进口规范和规模,保障资源供应。当前,根据《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关总署、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公告》(2014年第80号)规定,电池破碎料在《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中,属于禁止进口的产品。考虑到我国本土的锂资源禀赋不佳,对外依存度高,应鼓励企业去海外寻找、投资、开发电池破碎料业务,帮助企业解决进口的合规标准等问题,并加大后续电池破碎料的流向、处置工作的监管,保障资源的有效供应,提升资源自给率。

五要规范引导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信息的公开化,防止资本无序重复扩张。过去3年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价格,经历了如同过山车般大幅上涨、迅速回落、价格回升、逐步回落的过程。究其原因,是近两年锂电池行业过热,导致资本大量涌入,产能大肆扩张。然而,电动汽车和储能的实际需求均低于先前预期,表明其发展速度正在放缓,并推动价格下降。在当前形势下,建议国家根据各地的经济、环保、能耗等承载力,分地区对待锂电池循环企业的审批建设;对现有的锂电回收企业立项产能以及实际产能的真实性进行调研,根据终端运用发展态势及废旧锂电池退役量科学规划立项审批量,防止资本无序重复扩张导致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