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性影响电网安全? 张天任代表:储能电站大有可为
2024年03月05日 16:28 40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有色记者跑两会 作者: 刘京青
近十多年,国内的新能源发电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底,风、光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5亿千瓦,同比增长38.6%,占国内发电总装机容量36%。伴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增长,其间歇性、波动性对电网的安全影响越来越大,源、网侧对储能的需求由此而生。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提出了《关于优化新能源配储政策,推动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张天任告诉记者,自2017年青海省要求列入规划年度开发的风电项目按照规模10%配套建设储电装置以来,至今共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可再生能源配建储能相关政策。2021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鼓励发电企业通过自建或购买调峰储能能力的方式,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并网规模,该项政策的出台从国家层面推动了储能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对储能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张天任指出,新能源项目配储是成本项,低价储能造成了储能利用率不高、调度可靠性差等问题。由于储能系统本身并不产生电量,并且度电成本高于新能源发电成本,用储能系统来解决弃风弃光的问题经济性差,对于新能源发电企业来说配储就是成本项,因此新能源对储能设备的选择就是低成本而非高质量。为了降低成本追求低价储能,使储能没有体现出技术本身的真正价值,反而造成了大量的低价低质量储能过剩、储能利用率不高、调度可靠性差等问题。
“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电网对于新能源配储电站调用率低。根据中电联2022年11月8日发布的《新能源配储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新能源配储等效利用系数仅为6.1%,在电化学储能各种应用场景中利用系数最低。相比之下,火电厂配储能等效利用系数为15.3%,电网侧储能等效利用系数为14.8%,用户侧储能等效利用系数为28.3%。”张天任说,当前共享/独立储能电站的盈利渠道受限,经济性不佳,影响投资的积极性。
为避免和解决强制配储造成的问题,国家及地方政府进行了积极探索。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鼓励探索建设共享储能,为储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允许新能源发电企业租用独立储能电站的储能容量,并将租用容量代替自建配储容量。
据介绍,共享/独立储能电站的优势主要有几点:一是对于新能源企业而言,降低企业初始投资成本;二是对储能电站而言,更容易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电站运行更安全稳定;三是对于电网而言,储能设备集中好管理,更方便调用,也更加安全。
“但是当前对于独立储能电站的盈利渠道有一些限制,比如,对于共享储能电站,出租的容量仅允许参与调频服务;目前国家针对抽水蓄能、火电机组都建立了容量电价机制,而新型储能尚无任何容量支持政策等待。储能电站经济性不佳,影响投资的积极性。”张天任告诉记者。
为此,张天任建议:
一是出台全国性政策,鼓励新能源企业租赁由独立第三方建设的储能电站容量,在年度内对新能源企业租用规模达标与否与上网发电量挂钩。
二是拓宽共享/独立储能电站的盈利渠道。允许共享储能电站在与租赁用户协商一致的情况下,鼓励储能电站参与所有调频服务并获取调频服务收益;鼓励储能电站参与电力调峰等所有辅助服务并获取辅助服务收益;鼓励储能电站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实现峰谷价差套利;鼓励储能电站通过双边协商、双边竞价及单边调用等模式与新能源发电企业进行中长期电力交易。
三是探索建立容量市场。从国家层面应对各类容量资源进行统筹推进,建立“同工同酬、同质同价”的电价机制,应研究新型储能的容量电价机制,通过合理的成本疏导,补偿新型储能容量成本。
四是推动储能高质量发展。建议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导向带动储能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动技术创新迭代发展;完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竖立高质量、高安全、低碳绿色发展的准入门槛;建立动态的储能市场发展监测机制,对市场需求、产能布局、产量、出货量信息、成本价格等方面信息进行跟踪,客观判断新型储能供需关系,助力产业不断升级,加强我国储能产业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