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稀土高新区“五链”融合打造优质人才生态

2023年01月05日 9:31 691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作者: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聚人才合力谋发展。

2022年以来,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秉承“政策引才、产业用才、服务留才”的新理念,以系统性更强、含金量更高、针对性更准、覆盖面更宽、集成度更广的引才模式,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融合贯通、相互带动,持续营造“近悦远来”的优质人才生态,广泛吸引各类人才前来筑巢创业。

搭建聚才引才“凤凰台”

成功获得800万元的包头市首笔“人才贷”, 内蒙古博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王亚雄欣喜不已。

“作为入驻包头稀土高新区16年的老牌科技型企业,这笔800万元的资金对于企业下一步的业务拓展、市场拓展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王亚雄说。

首笔“人才贷”的成功发放,是金融活水助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一项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包头对高层次人才的关心与价值认同,真正为有志之士、有才之人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王亚雄表示,贷款办理过程很顺畅,1个月的时间内就办好了所有手续。这笔贷款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鼓励和认可,对企业来说是及时雨更是信心的加持。

近年来,包头稀土高新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制订《稀土高新区人才引进培育八项措施》,拔款1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推动人才政策落实。推动《包头市重点产业博士硕士引进行动计划》等政策落地,用好市级拨付专项资金280万元,成功为重点领域企业引进紧缺人才39名。

驻区企业宏远电器、英思特稀磁、威丰电磁等作为包头稀土高新区人才政策红利的受益者,企业人才结构愈加优化、梯队培育更加合理、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企业通过培育打造‘自治区级研发中心’,成功引育20名技术创新人才。目前,研发中心30余人的研发团队接连在‘取向硅钢隧道式高温退火设备关键技术与工艺优化’‘新能源汽车用高强高效稀土取向硅钢新材料研发’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获得了1800万元的创新资金支持。”包头威丰稀土电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刘宝志说,威丰电磁目前已获得授权专利52项,累计转化科技成果20项,攻克了0.08毫米极薄取向电工钢全工艺流程技术,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今年,企业年产能将突破9万吨,产值可达11亿元。

今年,包头稀土高新区已集聚“万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11人、领军人才3人,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计划58人、团队16个,获评“草原英才”基地1个;入选“鹿城英才”74名、团队24个,获评“鹿城英才”基地4个;企业研发中心集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3228人、研发项目累计达1235项,入库人才达1821人。

构筑优质人才“生态圈”

经过7年的接续奋斗,实干笃行。近日,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喜获“自治区企业科技特派工作站”“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自治区专业化技术研发与中试公共服务平台”等荣誉,为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研究院成立之初,正是感受到了包头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才让我下定决心来此发展。”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杨剑英说。

7年来,杨剑英参与见证了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的一步步发展壮大。他表示,今年,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联合了多领域专家团队参与“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博士后工作站企业分站突破性引入博士后进站工作,并组织了多家企业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构建人才培养新格局。目前,该研究院已与300余家企业和科研人才建立了合作关系。

“下一步,我们还将听得见产业发展需求,寻得到高质量发展路径,将包头的产业发展需求与高校科技、人才资源深度融合,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彰显使命与担当。”杨剑英说。

今年,包头稀土高新区全力强化柔性引才,依托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对接全国10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资源,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89人,推动关键技术突破。连续举办14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累计邀请54位院士专家共商稀土发展大计。充分发挥内蒙古留学人员创业园作用,先后引进444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领创办企业420家。与中国技术创业协会、赛创未来等机构共建市场化引才平台。组织北方稀土等5家企业赴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3所高校开展稀土人才引进双选会,精准招引人才。

搭建人才发展平台,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和自治区级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累计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企业研发中心、高新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高新区创新联合体等各级各类研发平台158家。与区内外优势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搭建人才-企业互动平台,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华北电力大学等50个科研院校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推进产教融合,与包头师范学院、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展“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注重稀土人才自主培养,推进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产业学院”建设,打造集产学研教一体的示范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实施院校专家与企业青年人才结对帮扶“1+1”行动计划,累计培养本土骨干科技人才40人、融合型创新人才500多名。

包头稀土高新区着力在招才引智、育才用才、惜才留才上下功夫,推动各类优秀人才展才华、显身手,让人才“闯”有机会,“干”有舞台,“成”有空间,以人才为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

涵养人才培养“蓄水池”

日前,随着两栋单体建筑、178套住房的成功封顶,包头稀土高新区投资1.6亿元打造的“高新人才公寓”即将于2023年落成并具备交房条件。

人才公寓建设是包头稀土高新区推进人才战略、人才强区的关键一环。据包头稀土高新区公用事业管理局副局长王丽英介绍,包头稀土高新区于2022年年初在全市率先筹备人才安居保障住房建设工作,就是通过为“才”筑“巢”,让人才感受到有质量的生活环境、有温度的生活服务,营造尊才尚才的良好氛围,解除人才干事创业后顾之忧。

如何借用自身的“吸引力”与政策优势,为招才引智服务?包头稀土高新区积极扩大人才“蓄水池”,由政府聚力引才、企业自主引才、中介专业引才、站所委托引才,提供最优服务与个性服务,激发人才发展活力。

包头稀土高新区以“三服务一促进”助力人才工作开展,建立内蒙古自治区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双良硅材料、江馨微电机等企业提供专业人才服务,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供给和保障。利用人才服务专班精准服务,广泛向企业征集紧缺急需岗位225个,支持双良硅材料等3家重点产业链单位或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产业链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育科研经费60万元,服务企业人才需求。探索市场化引才机制,与中国技术创业协会、赛创未来等机构共建市场化引才平台,引育了一批优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采取“事业编制企业用”等方式,为全区重点产业领域企业集聚紧缺急需人才。

五湖四海引人才,不拘一格引人才。包头稀土高新区优化环境留才,全力推进市区两级人才政策落地落实,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人才项目支持奖励。服务企业用才,联合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内蒙古科技大学等开展企业青年科技创新“1+1”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形成产学研互动模式,打造产学研教一体的示范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目前,包头稀土高新区逐步形成了高层次人才、专业型紧缺人才、新就业或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人才分层分类政策惠及、相互衔接的政策体系,实现从人才集聚区向区域人才强区的跨越。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当前,包头稀土高新区正悉心栽好“环境梧桐树”,用心当好“金牌店小二”,以企业人才需求为主线,不断优化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提高人才政策的精准度和覆盖面,围绕稀土、铝铜、新型材料、现代能源、现代装备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和团队集聚,着力形成产业与人才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