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辉煌十年有色志•钴业篇
2022年10月24日 9:55 865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辉煌十年有色志 作者: 徐爱东 孙永刚 刘义敏 周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并向世界作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这是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
中国钴工业顺势而为,抓住新能源汽车和5G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扎实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产业活力得到显著提升,推动了行业高质量发展。
钴——古老的金属焕发生机
“天青色等烟雨”。钴蓝使得中国的青花瓷极具东方神韵,我国从唐朝开始就广泛应用钴的化合物作为着色剂。钴是一种铁灰色的硬质金属,具有很好的耐高温、耐腐蚀和磁性能,在电池材料中使用可以提高材料的循环和倍率性能,是重要的战略金属。钴在国防、航空航天、医药、机械和锂离子电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是生产电池正极材料、高温合金、硬质合金和磁性材料的最常用材料。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全球钴工业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已形成了成熟完备的产业链,在资源、生产、消费方面位列全球第一,技术装备、科技研发水平总体处于世界第一梯队。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行业地位更加稳固
10年来,中国钴工业乘着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东风,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实现了迅猛发展。2021年,中国精炼钴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12.8万吨和11万吨,分别占世界总产量和消费量的76.6%和67.2%,相较10年前分别增长236%和233%。我国长期保持着世界第一钴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的地位。
2021年,全球十大钴生产企业中,我国占有9席,年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6.5%,相较10年前提高2.6倍。从细分环节来看,洛阳钼业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钴矿生产商,未来随着该公司TFM混合矿和KFM一期项目的建成投产,洛阳钼业将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钴矿生产商;华友钴业是全球最大的精炼钴生产商,格林美和金川集团精炼钴产能分别居全球第二位、第四位;中伟股份、格林美、邦普循环三元前驱体产量居全球前三位,容百科技和当升科技是全球排名前两位的三元正极材料企业,行业龙头引领效应正逐步显现。
产业布局更趋合理
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产业布局方面看,中国精炼钴的生产区域主要是浙江、江西、甘肃、湖北、江苏、湖南和广东等7省区,精炼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其中,浙江省精炼钴产量最大,2021年该省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7%。目前,我国钴行业产业布局有进一步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
从产品结构方面看,伴随着新能源汽车、5G网络、航空航天等终端领域产业的快速发展,钴产品结构不断调整,钴行业也随之加快转型升级。10年间,我国已经能够生产各种类型的钴盐、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和钴酸锂正极材料,产品标准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0年来,我国钴盐产量增长近4倍,三元前驱体和三元正极材料产量分别是10年前的49倍和57倍。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企业园区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10年来,随着经济形势与技术环境的不断变化,甘肃、浙江、江苏、湖北和江西等主要钴生产地区相继统筹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发展,建成了甘肃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锂电产业园区、浙江省衢州市华友锂电材料国际产业合作园、江西省赣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湖北省武汉格林美低碳产业园等。我国钴行业积极做好碳排放“减法”和扩绿“加法”,采用高标准和先进的能源生态管理系统,保障园区、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绿色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其中,金川集团龙首矿井下废水利用建设项目实现了井下废水的充分回收利用,年节约水费165万元;金川集团热电公司实施电机组节水技术改造,增加中水回收率及“以质定用”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实现废水“零排放”目标;金川集团选矿厂循环水利用、二厂区8000吨高氧处理站、50000吨厂区污水处理站等一个个环保项目接连在金昌大地落地生根。华友钴业将钴资源提取全过程中钴综合回收率提升至99%以上,氨介质实现了资源化和循环化、冶炼废水循环利用,MVR蒸发硫酸铵工序节能56%,实现了从钴资源到锂电材料全过程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绿色制造。格林美坚持探索垃圾资源化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之路,建成了“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原料再制造-材料再制造-电池再制造-电池组再制造-再使用-梯级利用”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
坚持国际合作
海外开发硕果累累
为提升中国钴资源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10年来,众多企业投身海外钴矿资源开发与合作,经过艰苦的技术攻关,严格的生产管理,并承受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将万里之外的钴矿变成身边的可用之物。截至2021年末,我国获得境外钴资源权益储量807万吨,形成钴矿权益产能12.8万金属吨/年。同时,通过在非洲和印尼的钴资源合作开发,在海外建立了集采、选、冶于一体的资源保障体系,为国内制造平台提供了具有成本竞争优势和稳定可靠的原料保障。
坚持创新驱动
引领全球发展
10年来,钴企业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在选冶技术、合金研发和电池材料领域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其中,金川集团联合国内38家科研院校和大中小企业,组建了“甘肃省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及新产品开发创新联合体”。目前,该公司拥有“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甘肃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及新产品开发创新联合体”等14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78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形成专业领域齐全、创新主体多样、上下游协同、多系统互补的创新体系。华友钴业针对钴资源形态复杂、浸出难度大、元素组分多、分离纯度难、锂电材料制造要求高等问题,创造性地开发了多形态钴资源协同高效浸出技术、基于氨皂化萃取的多组分高效分离提纯技术、萃取钴液短程制备钴系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关键技术,成功解决了多形态原料的规模化协同处理难题,突破了多组分高效分离的瓶颈。华友钴业“高电压锂电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当升科技构建了自身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为科研创新工作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支撑,“高温型镍钴锰锂多元材料”等12款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和北京市新产品;容百科技单晶型、NCA、高镍、核壳技术正极材料的研发正逐渐释放科技红利,助力该公司产品快速占领全球市场。
坚持循环利用
再生资源地位凸显
10年来,为弥补钴原生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行业内大大提高了其他金属矿产伴生钴资源及再生资源利用率,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钴原料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国成为全球再生钴第一生产国。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钴业分会统计,2021年,中国再生钴产量达到2万吨,占全球再生钴产量的60%,占国内总钴产量的15%。再生钴产业的崛起,有效地缓解了钴资源供应约束的矛盾,提升了行业生态效能与整体的经济效益。
坚持上下游协同发展
服务保供稳价
自2020年初疫情发生以来,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钴行业在原料供应、生产、物流、终端消费等方面受到诸多挑战,钴产品价格出现了大幅波动。为此,国内主要钴行业骨干企业与中下游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战略合作与协同发展,为保障我国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国家保供稳价作出了重要贡献。
10年砥砺前行,10载春华秋实。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中国钴工业正焕发着青春与活力,以昂扬的姿态,为早日实现钴工业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