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辉煌十年有色志•再生金属篇

2022年10月13日 8:52 1003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辉煌十年有色志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推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阔步前行。

再生有色金属是以各种废有色金属和含有色金属的废料为原料,采用火法、湿法等冶金工艺生产金属或合金的产业,是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生有色金属原料来源广泛,蕴藏于工业金属废料、报废汽车、废弃电子电器及机电产品、废电线电缆等多种形态的废弃物中。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具有节能、减排、降碳等显著特点。

“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使垃圾资源化,这是化腐朽为神奇,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希望企业再接再厉。”2013年7月22日,正在湖北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从事电子废弃物绿色回收利用的格林美高新技术公司武汉分公司考察时反复叮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阐述了“垃圾”与“资源”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废弃物的时空属性,明确指出“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为我国再生金属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殷殷嘱托,使命在肩。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进程中,在各项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近年来,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顺应时代发展步伐,念兹在兹,以实际行动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为有色金属工业贡献了1/4的原料,对促进有色金属工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最明显、技术水平和质量效益提升幅度最大、节能减排成效最显著的时期。如今,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在总量规模、原料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布局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都迈上了新台阶。

1

产量实现稳步增长

再生金属产业发展正当时

10年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实现较快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再生有色金属产量稳步提升,为我国有色金属资源保障作出了贡献。

2012年,我国再生铜、铝、铅、锌总产量1039万吨。其中,再生铜275万吨、再生铝480万吨、再生铅140万吨、再生锌144万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累计达到1.3亿吨,连续10年保持增长。2021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1572万吨,产品产值约5000亿元。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分析,“十四五”期间,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规模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其中,国内消费将推动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更新升级,促进旧产品循环利用,废金属蓄积量快速增长。同时,这也是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向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有望继续保持较稳定的增长幅度。国家《“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目标为2000万吨。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预测,2030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将达到2800万吨。大有作为的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未来可期。

1

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原料结构日益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有色金属报废量的快速增长、回收体系的逐步规范、再生铜铝原料进口政策的实施,再生有色金属原料形成以国内为主、进口补充的格局。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原料以进口为主。2012年,废有色金属进口量达到峰值。其中,铜废碎料486万吨、铝废碎料259万吨,随后进口量逐年下降。2012年,国内回收的废铝首次超过进口废铝。2015年,国内回收的废铜首次超过进口废铜。此后,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原料结构从进口为主全面转向国内为主。2016年,国内回收的废铜首次超过国产矿铜。“十三五”期间,我国利用国内废有色金属累计超过5500万吨,国内原料在再生铜、再生铝原料中的占比分别从2016年的34.5%、69.8%提高至2020年的71.3%、88%。进口原料呈现量降质升的特点,通过进口管理制度改革提高进口再生铜铝原料的品质,进口原料铜含量从2016年的50%提高到2020年的90%。

“十四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废有色金属回收体系建设,明确支持建立大型再生铝、铜、锂、镍、钴、钨、钼等回收基地和产业集聚区,推进再生金属回收、拆解、加工、分类、配送一体化发展,一批再生铜铝加工配送中心正在加快建设。再生铜铝原料进口量在连续4年下降后于2021年实现首次增长,呈现量增质升的良好局面。

1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绿色生态圈初步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产品链到产业链,彻底改变了粗放的小、散、污旧格局。再生有色金属企业被列入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名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的新生态圈已初步形成。

截至2021年,我国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能分别约为750万吨、1550万吨和780万吨,再生铝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均大幅攀升。2021年,仅广西在建的再生铝项目产能合计达140万吨。此外,新建项目中,再生铜板带、铜棒、含铜危废处置以及再生变形铝合金、铝灰处置项目明显增多。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统计,2021年,全国在建再生有色金属项目涉及产能约1000万吨。其中,取得环评批复的再生铜项目16项,涉及产能168万吨;取得环评批复且在建的再生铝项目27项,涉及产能604万吨;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并投产的再生铅项目7项(技改扩建和新建),涉及废铅蓄电池处理能力超160万吨。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原生金属生产企业和加工企业向再生有色金属领域延伸,形成原生+再生的融合发展新格局。再生铝企业与铝轧制企业共同探索产品报废后的保级和高值化利用技术;随着产业绿色化协同化日益加强,压铸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向再生有色金属特别是再生铝延伸;节能环保企业布局再生有色金属,尤其是含铜危废处置、铝灰处置;锂离子电池上下游企业积极探索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再生铅企业与电池企业积极构建绿色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正在重构产业生态圈。

目前,中铝集团、中信集团等中央企业已经把发展再生有色金属上升到集团战略统筹规划的地位,中国五矿集团的国际再生铜铝原料贸易业务已经非常成熟;山东魏桥、河南神火等大型原生企业积极布局再生铝产业;江西铜业、大冶有色、金川集团、铜陵有色等大型铜冶炼企业以及海亮、楚江新材、兴业盛泰等铜加工企业杂铜利用规模和比例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豫光金铅、万洋、金利等铅冶炼企业以及天能、骆驼、南都、理士、超威等电池生产企业从事再生铅生产,上下游企业已形成紧密的协作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再生有色金属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步伐加快。金田铜业、上海永茂泰、顺博合金先后在上海或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多家上市公司积极涉足再生有色金属领域,中国宏桥有限公司称将加大绿色铝和再生铝项目,环能国际称将购买位于中国香港的铝废料加工厂。一些已经上市的再生有色金属企业也在逐步扩大规模,立中集团再生铸造铝合金业务在国内18家合金工厂基础上,加快泰国和墨西哥的再生铝回收和产能建设。同时,许多再生有色金属企业筹划上市或与上市公司合作,拓展融资渠道。随着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进程加快,碳减排持续推进,预计针对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和项目的投资和并购将继续呈现增长趋势。

1

产业布局日益优化

集中度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行业规范条件的实施,企业的环保意识大大提高,节能环保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积极性普遍提高。再生有色金属新建项目持续落地,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十三五”期间,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布局发生重大改变,由传统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川渝地区延伸至中西部地区;江西、湖南等地依托有色金属工业基础加快再生有色金属项目建设,河南、山东等地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用再生产能置换原生产能,广西、云南、湖北、内蒙古等地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快速兴起。一大批再生有色金属项目的建设运营,不仅为区域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撑,更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此外,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重点园区加快扩容提质。10年间,20个园区成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021年,国内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集聚区产值超过400亿元的至少有6个,园区产业链延伸实现新跨越。

另一方面,2021年,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前10位再生铜企业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30%以上,前20位再生铝企业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50%以上,6大再生铅企业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42%。

1

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

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提高明显,绿色、智能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的主要方向。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加快引进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设备,提高分拣加工的精细化水平,加强绿色制造成套设备的研究和应用。

在新产品开发方面,绿色产品制造备受关注,如无铅黄铜制造、泡沫铝合金技术在再生铜铝深加工领域的应用;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含铜泥渣的多金属综合回收利用工艺的应用,不仅回收主金属铜,并综合回收锌、锡、镍及贵金属;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协同处置含铜危险废物等。

在再生铜领域,回转炉、倾动炉、NGL炉或100吨以上改进型阳极炉得到推广应用,火法精炼直接制杆技术装备的创新体系和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初步形成;在再生铝领域,自动化预处理工艺、双室熔炼炉及蓄热式燃烧、热风余热利用、富氧燃烧技术、电磁搅拌、在线精炼等得到广泛应用。此外,烟气除尘设备、二噁英治理技术、氮氧化物处理技术等被普遍采用,使有害物质排放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引进SAP、ERP、MES等信息系统,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部分再生铜企业信息化平台和电子系统流程基本覆盖核心业务领域,部分再生铝企业数字化车间信息系统关键生产指标对比效果显著,部分再生铅企业实现破碎分选、熔池熔炼、制酸脱硫全自动化。

国产装备的技术水平逐步提升,部分企业的技术和装备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3年以来,格林美发展资源深度循环技术,打通从废弃物到高端制造的完整循环,真正实现化腐朽为神奇,该公司从废旧电池里提炼的超细钴粉已占到全球40%的市场份额。中色科技根据多年积累和经验,把握未来再生铝工艺技术发展方向,开发低品位及复合铝合金废料的处理工艺、适于处理铝合金废料的高效节能快速熔化炉、再生铝生产智能化系统及再生铝生产过程污染物治理。2020年7月,豫光资源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改项目熔炼系统竣工试产,成为该企业历史上投资最大的项目。作为我国铅锌领域的领军企业,多年来,豫光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恪守愚公移山、产业报国的初心,先后研制开发出非定态SO2转化技术、铅冶炼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熔炼技术、废旧电池自动分离-底吹熔炼再生铅新工艺、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炼铅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中国瑞林、江西自立等企业含铜废料综合回收铜、镍、铅、锌及贵金属的工艺技术不断完善,已实现大规模生产;国际先进的再生铝原料精细化分选技术装备在多家再生铝企业得到普及应用。

1

国际合作步伐加快

赋能产业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国际合作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企业不断开辟新的原料保障渠道,持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纷纷在海外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我国不仅继续保持“全球最大买家”地位,同时也成为国际绿色产业产能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东南亚作为国际合作的热点地区,目前已有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建设生产,如立中集团、金田铜业、大正铝业等熔炼加工企业。

一批批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企业相继“走出去”,从资源合作延伸到园区建设与技术装备合作,在老挝、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的工作取得初步进展。除了贸易和加工模式转变,相关企业也深刻意识到参与所在国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环境治理和产业链配套的重要性,并正在采取切实的行动转而成为当地的建设者。再生金属分会也主动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充分利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创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指导相关企业在周边国家进行有组织、园区化的产能合作。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已经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与此同时,近5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企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合作进一步巩固加深。一方面,有的企业到欧美发达国家收购料场或者建立生产基地,有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合作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明泰铝业引进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建成我国第一条铝渣绿色生态资源化利用生产线。另一方面,全球知名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在我国投资力度不减,如诺贝丽斯在江苏镇江建立在华首个汽车用铝闭路循环回收系统,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实现内部铝资源循环利用。先进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发展理念引入国内,如欧洲海德鲁开发了高再生铝含量的CIRCAL合金并应用于建筑、消费等领域。

随着国际产能合作进一步扩大,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从“原料进口+产品输出”延伸至“投资+贸易”。合作模式更加多样化,在“双碳”“双循环”新格局下,我国与相关经济体在绿色低碳产品互认机制、推动原料标准的国际化、开展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交流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1

城市矿产资源丰富

“垃圾变宝”前景广阔

城市矿产是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产生和蕴藏在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讯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以及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其利用量相当于原生矿产资源。就一般的金矿而言,1吨矿石中所含金约5~10克,而1吨重的手机中可提取金约150克。重视城市矿产的开发与利用,是缓解资源瓶颈约束、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对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城市矿产领域的新技术开发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近年来,行业企业、高校院所开始用绿色理念进行技术创新。以中南大学为例,该校先后开发出有色金属复杂资源低温碱性熔炼基础研究、典型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及先进材料制备应用、废弃电路板多金属富集粉末低温碱性熔炼基础研究、难处理含金硫化锑矿臭氧氧化浸出应用基础研究、溶液体系Co(Ⅱ)多相催化臭氧氧化应用基础研究、生物吸附剂合成及其重金属离子吸附行为研究等一系列新技术。依托在有色矿冶领域近70年的技术和项目积累,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城市矿产领域快速发展,不断将冶金行业技术移植到城市矿产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大冶有色通过澳斯麦特炉系统高效协同处置废印制电路板示范项目实现有色金属安全有效回收。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加速发展,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在2025年达到汽车销量的20%。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已经迎来动力电池退役潮。根据相关预测,到2030年,可回收磷酸铁、碳酸锂、硫酸镍、硫酸钴以及硫酸锰总质量将分别达到103.9万吨、19.3万吨、69.9万吨、29万吨和15.4万吨。届时,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总规模将达1000亿元以上。据再生金属分会统计,截至2021年末,全国废旧动力电池再生利用企业已超过300家,产能超过100万吨。相关企业纷纷强化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各环节的协同高效管理,为提高镍、钴、锂等资源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

1

“双碳”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再生金属产业迎来黄金期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共10个方面,其中,涉及有色行业有8项重点任务,体现了有色行业对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性,而再生有色金属更是勇担有色金属行业降碳重任。

相关产业政策密集出台,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指出,要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完善废弃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分选和加工网络,提高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2000万吨,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达到400万吨、1150万吨、290万吨。《“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再生铜和铝产量比例分别达到35%和20%。2022年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鼓励增加高品质再生金属原料进口,到2025年,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24%以上。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是有色金属工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式和重要支撑,特别是再生铝对二氧化碳减排的贡献尤其明显。

据再生金属分会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再生金属行业节约了2.7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3亿吨。2021年,再生有色金属主要品种实现二氧化碳减排超0.9亿吨,其中,再生铜减排385万吨、再生铝减排8800万吨、再生铅减排178万吨。与此同时,还节能3317.04万吨标煤,节水22.52亿立方米,减少固体废物排放18.93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8.11万吨。预计到2025年,再生有色金属降碳量超过1.4亿吨,为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作出重要贡献。

2021年11月8日,在武汉召开的第二十一届再生金属论坛及展览交易会上举行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减碳”倡议仪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立中合金集团董事长臧立根宣读倡议书,呼吁全行业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贡献再生有色金属人的智慧和力量,让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成为有色金属工业中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逐浪朝阳产业,更逢东风浩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健提出,下一步,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要在4个方面有所作为:一是进一步提高再生有色金属的资源保障能力。要积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既要鼓励国内回收,也要鼓励高品质原料进口。加快国内原料分类回收体系建设,布局一批区域再生铜、铝预处理配送中心,提高保级利用水平。二是保障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要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构建开放共赢、协同发展、有序推进的产业生态平台。三是进一步加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要在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多下功夫,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四是进一步发挥再生有色金属的降碳优势和潜力。发挥再生有色金属相比原生金属碳排放的绝对优势,为产业链上下游用户提升绿色低碳竞争力和有色金属工业顺利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