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辉煌十年有色志•铜业篇

2022年09月15日 10:15 400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辉煌十年有色志   作者:

走进新时代,迈上新台阶。

万山磅礴有主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全党和全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铜工业顺时代而为,在新征程中奋勇拼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各项改革措施不断推进,各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资源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创新水平持续提高,标准及专利数量不断增加,各类高端铜加工产品竞相而出,释放出市场活力。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10年的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回眸我国铜工业10年发展历程,铜业人用“坚定”与“改变”回答了时代之问。

坚定的,是我国铜工业在全球占据的重要地位依然稳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发展,中国铜消费量自2002年超过美国,产量2006年超过智利以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2021年,我国铜产量占全球总量的42%,为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变的,是近10年来我国铜工业在产业结构、生产效率、企业效益、技术水平、铜材应用等方面不断优化提升。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铜产业逐步开拓了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和防控风险的新发展路径。

近年来,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我国面临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深刻复杂变化。当百年不遇的疫情来袭,受疫情的影响,世界经济形势更加艰难,金融市场风险不断积累,全球能源供应受阻,商品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直面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铜工业不畏艰险,不断砥砺前行,实现了产业布局持续优化,数字化水平逐步提升、风险防控扎实有效,绿色内涵更加丰富,向着建设铜工业强国目标阔步前行。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2022年1月17日,中国亮出2021年经济答卷,全球瞩目——经济总量跃上114万亿元的新台阶,比上年增长8.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6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创新指数全球排名升至第12位……与此同时,中国铜产业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2021年,中国铜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保持增长,增幅较2020年同期均有所扩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铜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2%;实现利润同比增长70.2%。2021年,中国精炼铜产量达1048.7万吨,同比增长7.4%;铜材产量2123.5万吨,同比增长0.27%。目前,我国铜产业具备了矿山170余座、冶炼企业50余家,加工企业逾千家,形成了粗炼产能884万吨/年,精炼产能1279万吨/年,加工能力2500余万吨的产业规模。预计到2025年,粗炼产能可达到1000万吨/年,精炼产能1400万吨/年。

站在时间的节点回望历史,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自新世纪以来首次滑落至8%以下。由于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片面追求速度与规模,存在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国际金融危机后,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体制性矛盾不断累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十分突出。这一年,中国铜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增长,但经济效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中国铜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4万亿元。2012年,中国铜精矿含铜产量160万吨;1—11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88亿元,同比增长17.69%;实现利润82.96亿元,同比下降13.10亿元;实现利税128.34亿元,同比下降9.03亿元。2012年,精炼铜产量为582万吨;1—11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16.00亿元;实现利润140.41亿元,同比下降71.64亿元。2012年,铜加工材产量1154万吨,同比增长10.78%;1—11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43.82亿元;实现利润198.05亿元;利税总额为316.52亿元。

10年间,中国铜工业直面各种挑战,稳中求进。产品产量方面,中国铜精矿含铜年产量保持了稳定增长;2021年的精炼铜年产量是10年前的1.8倍。铜加工材方面,以线材、板带材、管材和棒材为主的中国铜加工材产量增幅较大。

经济效益方面,铜矿采选业利润率在2012—2016年期间,前4年该指标由于受到铜价下跌的挤压,利润率下降明显。2016年,采选业利润率有所回升,但依然处于低位水平。铜冶炼行业利润率在此期间同样整体呈下降趋势,2012年—2016年,铜加工行业利润率相对平稳,其中,2013年下降较为明显,2014—2016年走势平稳。2017年,采选、冶炼、加工3个环节实现利润较2016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采选环节利润实现了翻番,采选环节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也明显好于其他两个环节。2018-2021年,中国铜行业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增长,采选、冶炼、加工各环节产品产量、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2012年—2021年中国精炼铜产量(万吨)

1

2012年—2021年中国铜加工材产量(万吨)

2

2012年—2021年中国铜产业利润变化(亿元)

3

2011年—2021年中国铜冶炼原料结构图

4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业分会  单位:吨

2021年国内骨干铜冶炼企业产量情况表

5

跟随时代发展步伐

原料供应结构及产业布局改变

中国铜冶炼企业生产原料主要为原生铜矿和废杂铜,受原料依赖程度高和下游铜消费放缓的影响,中国原生铜冶炼产能增速放缓,但再生铜产业稳步发展。2021年,矿产精炼铜和再生精炼铜占比分别为75.7%和24.3%。

矿产精炼铜原料来源为国产铜矿、进口铜矿和进口粗铜。2021年,国产铜矿产量有一定的增长,但原料占比仍然较低,进口铜矿依然是原料主要来源。2020年,受疫情影响海外铜矿生产受到影响,2021年,情况逐渐恢复。再生铜原料来源为国产废杂铜和进口废杂铜,近年来,国内再生铜产业稳步发展,特别是在“双碳”背景下,国家加快推动完善再生回收体系的步伐,再生铜产量将持续稳步增长。

2020年7月1日,《再生黄铜原料》《再生铜原料》《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三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对于促进装备技术升级、提升再生铜铝原料品质,保障生产原料稳定供应具有现实意义,也将对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2020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再生铜产量达到400万吨。到“十四五”末期,我国再生铜国内回收量力争达到300万吨,按2020年铜矿含铜量计算,国内回收量可达国内含铜量的1.79倍,资源保障效应进一步凸显。随着再生铜原料政策的落地到稳步实施,2021年,中国进口再生铜原料数量大幅增长。初步估算,到“十四五”末期,再生铜产业将实现降碳1080万吨,为有色金属产业节能减排作出贡献。此外,企业利用废铜实施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水平持续提高,正在向专精特高质量发展。

在产业布局方面,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江西、云南、黑龙江、西藏、甘肃、新疆、陕西、内蒙古、安徽和福建10省区合计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5%,生产相对集中,其中,西藏产量增量较大,带动了全国产量的增速。中国铜冶炼产业正向沿海和资源地区聚集。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精炼铜产量居前10位的省区产量达517.71万吨,主要集中在江西、山东、甘肃等地。2021年,精炼铜产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合计产量为857.0万吨,占总产量的81.7%,其中,江西、安徽产量超过100万吨,山东产量受个别企业影响下降明显。近年来,在环保和原料的区位优势推动下,新增铜冶炼产能不再局限于传统铜冶炼基地,而是转向优势更加明显的地区布局。目前,除江西、安徽、山东、甘肃、云南等5大传统冶炼基地外,福建、广西已逐渐成为新的铜冶炼重要省份。近5年来,广西、福建和内蒙古3个省区,精炼铜产量均实现了翻倍,成为新的铜冶炼重要省份,且是未来企业新建铜冶炼项目重点布局区域。

近年来,中国铜加工产业延续地区集群化发展的特点,江西、江苏、浙江、广东和安徽5省产量占比保持在70%以上,并在原有规模优势的前提下逐步向高端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铜材生产排名靠前的10个省区产量1026.76万吨。其中,浙江、江西、江苏、安徽、广东5个省份排名靠前,占全国总产量的88.98%;安徽、山东和江西3个省区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到了2021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数据,铜加工材产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合计产量为1870.3万吨,占总产量88.1%。其中,江西、江苏、浙江、广东和安徽5个省份仍然保持着龙头地位,合计产量占总产量的72%,但受2021年高铜价影响,铜加工材产量普遍下降,前10省中仅江西、河南、湖南保持较快增长,江西省铜加工材产量占比由2020年的18.8%提升至2021年的24.2%。

6

铜消费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国内市场消费结构改变

根据国际铜研究组统计,2021年世界精炼铜产量2507万吨,其中,中国精炼铜产量为104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2.0%,稳居全球最大精炼铜生产国地位;2021年,世界精炼铜消费量为2518万吨,其中,中国表观消费量138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4%,稳居全球第一。

回顾2012年,我国各主要用铜行业普遍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速减缓,甚至是下降,导致中国铜需求量增速进一步缩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火电、核电和风电投资均出现较大回落。此外,在2012年,我国铜需求主要依靠电力、空调制冷和汽车行业支撑,这几个行业在当年都出现增幅放缓情况。2012年,国内的精铜消费量为768万吨,比上年回落3个百分点,增幅进一步放缓。2013年以后,我国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铜消费增速有所放缓。

2012年—2021年,中国精炼铜年表观消费量实现了翻倍增长。近几年,随着新基建步伐的加快,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带动了多个产业的发展。对铜需求来说,新能源充电桩、风力光伏等领域的拉动比较明显,大数据、5G基建、特高压等领域自身对铜需求的拉动不大,但对电力的消耗较为明显。

从消费结构看,电力行业仍然是我国主要铜消费领域。电力行业是我国铜材主要的需求领域之一,铜材在电力行业主要用于生产变压器、电线、输电用电缆等。随着我国新基建等行业的不断发展,全社会用电量不断增加,其对电线、电缆等输电设备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需求的增长推动了我国铜材行业的发展。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初步数据,2021年,中国电源和电网完成投资均实现同比增长,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5530亿元,同比增长4.5%;电网工程完成投资4951亿元,同比增长1.1%;发电装机容量约23.8亿千瓦,同比增长7.9%。随着10年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子通信和日用消费领域的铜消费显著提高。此外,2021年,空调制冷行业的家用空调生产1253.1万台,同比下滑2.5%;2021年,中国乘用车产销2140.8万辆和214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1%和6.5%;202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8万亿元,同比增长4.4%。

7

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圆盘浇筑系统

8

江铜铜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现场

数字化助推采选冶水平不断提升

驱动铜工业实现“绿水青山”

2021年,中国铜矿出矿品位为0.74%,较2011年下降了0.03%;2021年,铜矿出矿品位为0.64%,较2020年继续下降了0.03%。从长期来看,10年间,铜矿品位整体呈下降趋势。虽然可开采的矿石品质下降明显,2012年中国铜选矿回收率为86.84%,但是,2021年该指标依然维持在86.61%。有赖于我国选矿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选矿回收率和精矿品位等指标未明显下滑。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我国各项环保政策日益严格,铜冶炼技术和装备不断升级,铜冶炼相关技术指标不断提升。2012年,中国铜冶炼总回收率为97.73%;2021年,中国铜冶炼总回收率98.68%、精炼铜回收率99.55%,10年间指标持平。此外,2021年,铜冶炼综合能耗324.69千克标煤/吨;2021年,铜冶炼综合能耗215.32千克标煤/吨,虽然较2020年有小幅的增长,但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总的来说,10年间,铜冶炼综合能耗总体保持了下降趋势。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国内骨干铜冶炼企业已经逐步形成了集铜矿山采选、冶炼与加工,稀散金属的提取与加工,硫化工以及金融、贸易多元化企业,具备完整产业链条,企业规模逐步壮大,已经形成了一批具备世界一流供应链水平的骨干企业。同时,中国铜矿山采矿、冶炼、加工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重要论述科学指引下,我国深入实践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积极成效,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10年间,数字化也成为中国铜产业把握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智慧矿山抢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先机。一方面,我国矿山企业开采技术不断进步矿山回采作业向高分层、高分段发展,矿块崩落法已成为贫矿大规模开采的首选采矿方法,充填工艺已经发展成完整体系。另一方面,随着在智能矿山建设方面,线监测、自动设备、智能设备使用更加普遍,与国际相比较,差距正逐步缩小,智能化装备技术应用方面与国际基本处于同步发展,智能软件设计和应用方面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世界科技日新月异,5G技术、人工智能(AI)、机器人、物联网、自动驾驶车辆、纳米技术等,“颠覆”了传统矿业模式。10年间,数字技术推动了我国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实现跨界发展,搭配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此外,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铜矿山企业都在积极地探索数字化发展新路径。目前,我国井下有轨矿山智能化改造、选矿智能控制等方面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一批智能化矿山标杆企业,铜矿山智能化步伐正在加快。

在庐山脚下、赛城湖畔,成立于1987年的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城门山铜矿是江铜集团重要资源地之一。自2018年启动智能化矿山建设以来,城门山铜矿走出了一条传统产业蜕变的智能兴矿之路。在这里,5G技术、物联网、自动驾驶车辆等技术与铜采选业碰撞出火花,实现了完美跨界融合。作为中国铜产业骨干企业,近年来,江铜集团旗下矿山全维度对标世界一流矿山,提升核心技术经济指标,增强资源综合回收能力,实现了矿产资源高效开发、集约利用。该公司传统产业重点领域的智慧建设和智能升级,实现了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化变革,以数据资源化助推江铜产业链、供应链、效益链升级,助力江铜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培育形成具有江铜内核的跨界融合数字生态。2021年7月29日,江铜德兴铜矿采区生产指挥中心启用,北斗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富家坞采区投入运行。该定位系统测速精度为0.2米/秒,授时精度为50纳秒,定位可达到厘米级。

近年来,紫金矿业也正在实施“科技强安”战略,因地制宜,积极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工程,逐步打造一批信息化、智能化矿山。紫金山金铜矿湿法厂启动的井下电机车无人驾驶建设项目,以高速无线通信及工业环网为传输平台,依托矿用轨道运输监控系统,采用井下机车精确定位技术、图像识别处理技术和机车安全运调技术,并结合矿井安全生产运输综合监控系统,目前可实现11台电机车联动无人自动行驶。紫金矿业旗下的青海威斯特铜业在采场边坡及滑塌体治理过程中,为提高安全系数,与三一智矿、华为公司、中国电信等多方合作,于2019年9月启动自动化采矿系统建设项目,从5G信号传输系统建设和自动化设备配置两个方面推进自动化远程操控系统建设。目前,青海威斯特铜业的远程遥控SY485H挖掘机、SKT90E电动宽体自卸车及遥控驾驶、无人驾驶辅助设备实现智能交互,并正式投入使用。

在选矿装备自主研发方面,铜矿选矿设备向大型化迈进。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针对大型现代化矿山的需求,开发出了单槽容积680立方米的KYF-680超大型浮选机,为目前世界最大规格,技术水平位于国际前列。该项目的实施打破了国外厂家在600立方米以上超大型浮选机的垄断地位,并被评为中关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几年前,江铜德兴铜矿开始探索半自磨优化控制技术,一款名为“先控”软件问世,实现了生产过程可视化、全流程自动协同控制,可随时随地了解系统的各项参数和运行状况。在半自磨系统智能“先控软件”填补国内空白的同时,“无线巡检”平板,生产、设备、电气维修一体化的智能“运维”投入运用,可实现动态实时生产督导及远程遥控生产组织指挥,还可以对出现的设备隐患在网上下单、派工,生产、维修的互联互通。

以绿色为底色,以高效为目的,以创新为手段,铜冶炼行业行稳致远。在优化和维护中国现有铜冶炼产能、实现稳定生产十分重要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做出的科学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确保现有铜冶炼产能稳定运行,既是“六稳”“六保”的需要,更是保供稳价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中国铜冶炼技术正朝着绿色、创新、自主方向发展。

目前,在铜业冶炼技术方面,闪速熔炼及闪速吹炼技术和自主研发的氧气底吹、氧气侧吹冶炼技术,以及连续吹炼技术正逐步成为国内主流技术。

2012年12月18日,铜陵有色金冠铜业设计规模为年产阴极铜40万吨“双闪”项目工程正式建成投产,这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的规模最大的铜冶炼厂;2018年5月18日,设计为年产阴极铜20万吨的“奥炉”项目工程正式投料试生产,其中,电解系统采用“一次设计,分期建设”。2017年12月11日,铜陵有色将“双闪”与“奥炉”厂区全面整合,集世界先进的闪速熔炼、闪速吹炼、顶吹熔炼、智能数控吹炼、PC电解等各类成熟冶炼工艺技术于一体,阴极铜优质品率、铜冶炼综合能耗、电解电流效率、选矿尾渣含铜、硫捕集率等多项生产技术指标国际领先,含重金属废水零排放,冶炼废渣综合利用,实现了高效、绿色冶炼目标。今年5月份,金冠铜业奥炉厂区电解车间内,来自三门三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对剥片机组进行调试,机器人将阴极铜板进行剥片、打垛成捆,由此,金冠铜业奥炉厂区向全面国产化迈进。

另外,国内骨干铜冶炼企业正逐步采用连续吹炼技术替代传统的PS转炉工艺。其中,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的“富氧侧吹熔炼+多枪顶吹连续吹炼+火法阳极精炼”热态三连炉连续炼铜技术,在冶炼工艺控制上采用“双高冶炼工艺”技术理念,即富氧浓度高达85%、冰铜品位高达74%~75%,较现有同类型冶炼工艺技术更进一步强化冶炼、降低能耗。该项目于2019年4月10日一次投产成功,实现了热态三连炉连续炼铜。

“智慧冶炼”代表着中国冶炼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在近几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22年3月18日,江铜贵溪冶炼厂数字化部正式成立。自2016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遴选为铜冶炼行业唯一一家试点示范企业以来,贵冶在铜冶炼行业智慧冶炼新模式上精耕细作,建设成果“铜冶炼极板智能化转运及质检系统”项目成功入选全国智慧企业建设智能装备/智能产品类最佳实践案例;“铜冶炼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冶炼知识平台试点示范”项目入选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十佳大数据案例。

此外,10年间,中国铜冶炼关键技术与装备实现了出口发达国家,在中国铜冶炼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我国铜冶炼行业实现了从“买技术”到“卖技术”的跨越。2020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祥光铜业悬浮冶炼技术和喷嘴设备出口美国并顺利投产和验收,标志着我国铜冶炼关键技术与装备第一次出口发达国家取得成功,一颗先进的“中国心”,在美国的铜冶炼厂里跳动。2021年,祥光悬浮冶炼技术及喷嘴设备再次起航发往欧洲塞尔维亚紫金波尔铜业,祥光悬浮冶炼技术第二次踏上海外征程。

矿业发展重心外延

中国铜企“走出去”步履坚定

铜产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高技术新兴产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从总体上看,虽然中国铜矿储量相对丰富,但是资源禀赋欠佳,资源相对分散,大型矿床少,含铜品位低。虽然国家通过开展矿产资源大调查、找矿战略突破行动,发现了一批大型矿床,但主要集中在西藏地区,外部建设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均欠佳。作为连续20年稳居世界铜生产国、世界铜消费国、世界铜贸易国首位的中国,对于铜资源的渴求从未改变。铜原料供应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铜工业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中国在资源勘查方面的投入逐年下降,与世界资源勘查投入形成鲜明对比。近年来,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有色金属行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不断深化国际产能合作,为实现资源全球化、多元化配置,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海外铜资源控制能力逐步增强,中国矿企通过“买买买”增强了中国铜产业的发展“底气”。2021年,国内矿企积极地参与海外收购,足迹遍布1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50多个项目收入囊中,涉及资源量1.5亿吨,铜矿含铜量200多万吨,阴极铜80多万吨。有色行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谱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篇章。

“走出去”进行铜资源开发,一方面,是为了获取铜资源;另一方面,是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打造我国铜产业链全球配置体系,形成若干具有竞争优势的境外铜资源开发基地,实现生产要素全球优化配置,提升我国铜工业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卡莫阿-卡库拉铜矿是新世纪全球最重大的铜矿发现,拥有资源储量超过4369万吨,投产后将成为全球品位最高的大型铜矿。2015年,紫金矿业与艾芬豪矿业结成合作关系,获得艾芬豪旗下卡莫阿控股公司约一半的股份,联手开发卡莫阿铜矿。2021年,卡莫阿铜矿380万吨/年选厂使用第一批矿石进行球磨机和其他选矿设备的带料试车,铜品位约5%~6%的矿石直接从卡库拉井下运输至选厂进行处理。目前,该项目地表已堆存约300万吨中高品位矿石,平均铜品位约4.74%,铜金属量超过14万吨。

2016年,洛阳钼业以26.5亿美元拿下刚果(金)滕凯铜钴矿56%的股权;2017年,又以约11.5亿美元购买该矿24%股权,持股比例提升至80%,极大地增强了自身实力。

2020年2月份,来自铜陵有色集团开发的米拉多铜矿的首批2.17万吨铜精矿,横渡太平洋,顺利运抵铜陵。截至2022年2月份,米拉多铜矿顺利完成第21批3.64万吨铜精矿装船发运。自投产以来,该矿已累计运送66.45万吨铜精矿回国,增强了我国铜资源保障能力。

此外,北方矿业刚果(金)拉米卡股份有限公司钴系统顺利产出首批合格氢氧化钴产品,国电投几内亚一期项目22万多吨铝土矿成功发运回国,紫金矿业塞尔维亚丘卡卢-佩吉铜金矿上部矿带采选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一批大型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相继投产,对缓解我国国内资源短缺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3月份,中国有色金属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成立,截至2021年,联盟成员单位已达62家,基本涵盖了有色行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相关企业和机构。积极良好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经济效益,提升国家形象,更有利于国家间互联互通、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创新驱动铜产业稳步向前

高附加值产品增强话语权

有色金属行业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领域,有色金属工业要在优化产业结构、利用清洁能源、扩大循环再生、强化技术创新、建设绿色体系和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等方面协同发力,统筹推进。在“双碳”目标下,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面临着多个机遇。“与‘双碳’经济相关的新能源电池以及交通工具轻量化等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不断增加。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指出,有色金属产业供给高端化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由大到强的必然趋势。葛红林认为,要在突破关键材料上下功夫,促进有色金属产业供给高端化,与有色金属高端关键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密不可分,也是提升有色金属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一环。

铜板带箔是我国国民经济制造业重要的基础原材料。目前,我国国防、军工领域用铜板带箔产品已经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但电子信息行业为主所需的部分中高端铜板带箔仍然依赖进口,有个别产品遭到禁运,给我国供应链、产业链安全带来诸多隐患。加强铜加工产品创新研发,做好铜板带箔进口替代工作,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铜加工产业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高端不断攀升的必然选择。

10年间,受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用铜箔需求增长和电子信息产业用铜箔等方面的加速拉动,我国电解铜箔产量已经从29万吨增长至46.6万吨,增幅达60%,年均增速5.4%,自2016年以来,连续两位数增长,2021年国内立项、签约的电解铜箔新项目总量达到112万吨。

近年来,锂电铜箔技术发展较快,满足了我国新能源领域对产品质量的要求,4.5μm铜箔已经批量应用;电子电路铜箔中,低轮廓铜箔产品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近年来,经过技术攻关,其品种开发、批量生产及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作为电子铜箔行业“领军”企业,安徽铜冠铜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工艺及装备水平居国内前列、国际先进,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并自主研发电子铜箔核心工艺技术,可生产4.5微米到210微米各类高精度电子铜箔,完全满足高性能线路板及新能源储能电池需求。该公司产能合理分布于PCB铜箔和锂电池用铜箔领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子铜箔全产业应用企业之一,目前,已形成“PCB铜箔+锂电池铜箔”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近年来,江铜集团立足以铜为本的发展思路,围绕铜这一重要战略基材的深化运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全力推进高端铜加工等主营产业做优,积极推动高端铜加工领域创新研究,江铜的铜加工产品研发不断取得突破。2022年5月份,江铜铜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卷万米4微米极薄锂电铜箔顺利下线。历经多年努力,江铜成为国内少数几家能够批量生产极薄锂电铜箔产品的企业之一。在“薄如蝉翼”的锂电铜箔世界里,江铜铜箔公司一直不断进行着“极限挑战”。锁定市场高端需求,不断增加研发投入,试验几千种添加剂配比,最终产品从实验室走向批量工业生产,为该公司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此外,江铜还在大螺旋角内螺纹铜管、无氧铜管等方面下功夫。为适应便携式移动设备向高性能化与轻薄化的方向发展,江铜加工事业部自主研发超薄超细无氧铜热管制备技术,丰富六热管的制造工艺,拓宽热管的应用领域。目前,该厂推出了12种热管规格,每月产能可达50吨。

“十三五”期间,金川集团铜产品产量由2016年的96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140多万吨,工业总产值达到600多亿元。其中,深加工产品涉及铜粉、电线电缆、铜管、电解铜箔等7大类近20个品种,形成从采、选、冶到高端深加工全流程产业链。2018年4月份,金川集团第一批铜箔走下生产线,实现了甘肃省铜箔史上零的突破。2021年3月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的要求,金川集团正在全力加快从“原”字号到“材”字号企业的转型。在智能家居生活风靡的当下,引线框架为无数智能产品安上了“大脑”。作为电子电路芯片载体和连接芯片与电子电路的“桥梁”,引线框架的“根”,就是异型铜带。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一条每分钟锻打频率高达1000次、铜带厚度波动不超过0.01毫米的自动化一体高频锻打线在镍都实业诞生。镍都实业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贯通锻打法和轧制法双工艺异型铜带生产线企业,异型铜带年产能达到7000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铜产业始终走在奋勇前行的路上。10年间,一个欣欣向荣的中国铜产业,不忘初心,肩负着使命不断向前。10年间,每一次签约仪式上的合作握手、每一声厂房内项目完成后的欢呼、每一个实验室中完成的成果,都包含着有色人的激情与梦想。

山河海阔,点滴的进步,也可拼凑出星河;千帆过后,可见前路回响。“一带一路”步履铿锵,两岸绿水青山常在,三种产品产量增长,四季坚守勇立潮头,五项要求稳步推进,“六稳”“六保”贡献力量,齐心协力拢指成拳,八方压力何以畏惧,久久为功坚韧不拔,十年非凡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王彦明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