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占多晶硅市场供给主导地位
2022年07月26日 8:47 7888次浏览 来源: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 分类: 现货 作者: 孙伟东
由于多晶硅纯度会严重影响到单晶硅拉制环节,因此,纯度要求极为严格,多晶硅纯度最低为99.9999%,最高则无限接近于100%。此外,国家标准对杂质含量提出明确要求,并以此将多晶硅分为Ⅰ、Ⅱ、Ⅲ级,其中,硼、磷、氧、碳元素含量是重要参照指标。
《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规定,企业必须有健全的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产品标准严格符合国家标准。此外,准入条件还对多晶硅生产企业的规模及能耗提出要求。比如,太阳能级、电子级多晶硅项目规模分别大于3000吨/年、1000吨/年,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投资中最低资本金比例不得低于30%。因此,多晶硅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
全球多晶硅产量逐年增加
近年来,全球多晶硅产量逐年增加,且逐渐向我国聚集。2017—2021年,全球多晶硅年产量从43.2万吨增加至63.1万吨。2021年,全球多晶硅产量增速达到21.11%。在此期间,全球多晶硅产能逐渐向我国集中,我国多晶硅产量全球占比从2017年的56.02%上升到2021年的80.03%。
对比2010年与2021年全球多晶硅产能前10名企业,我国企业数量由4家上升到了8家,部分美国、韩国企业产能大幅下降。2021年,多晶硅产能占比超过10%的国内企业有5家,分别是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永祥股份有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东方希望集团,合计占比达65.7%。
多晶硅产业逐渐向我国转移的原因主要有3个:一是我国多晶硅生产企业在原材料、电力及人工成本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国内外工业硅价差较大,每吨价差可超万元,且国内电价、工人工资低于国外,整体生产成本远低于国外,且还将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下降。二是我国多晶硅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多数在太阳能级一级品水平,个别先进企业在纯度要求更高的电子级多晶硅生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逐渐迎来国产电子级多晶硅对进口的替代,例如,新特能源、特变电工、亚洲硅业正在积极推进电子级多晶硅项目建设。三是我国下游硅片制造环节产生大量多晶硅需求,2021年,国内硅片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高于95%,使得国内多晶硅自给率逐步提升,对海外多晶硅企业的市场造成一定挤压效果。
2017—2021年,我国多晶硅年产量稳步提升,主要集中在新疆、内蒙古、四川等电力资源丰富的地区。202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从39.2万吨增加至50.5万吨,增幅达28.83%。产能方面,我国多晶硅产能总体呈上升趋势,但2020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国内部分生产厂商停产。此外,我国多晶硅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自2018年起连续提升,2021年,我国多晶硅产能利用率为97.12%。分省份看,202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主要集中在新疆、内蒙古、四川等电价低廉地区。其中,新疆多晶硅产量为27.04万吨,在国内总产量中占比过半。
生产逐渐向龙头企业聚集
我国多晶硅行业具有高集中度的特点,未来有进一步上升趋势。多晶硅生产属于高资金、高技术壁垒的行业,项目建设、投产周期通常长达两年以上,新厂商进入该行业较为困难。从未来3年已知的计划扩产及新建项目看,行业内寡头厂商凭借自身技术、规模优势,将继续扩张自身产能,垄断地位将继续上升。
经测算,2022—2025年,我国多晶硅供给将迎来大规模增长,2025年,国内多晶硅产量将达到119.4万吨,带动全球多晶硅产量规模扩大。2021年,随着国内多晶硅价格大幅上涨,各大厂商纷纷投资建设新生产线,同时吸引着新厂商加入该行业。由于多晶硅项目从建设到投产至少需要一年半到两年,因此,2021年,新建的多晶硅产能一般在2022下半年和2023年投产。近两年,多晶硅企业产能利用率维持在高位,但新项目产能需要时间,新进入的厂商掌握相关制备技术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未来几年,新建多晶硅项目的产能利用率较低。笔者预计,2025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119.4万吨。
未来3年,国外多晶硅增产幅度和速度不及国内。海外多晶硅产能主要集中于4家龙头企业,其余皆以小产能为主。从产能规模上看,瓦克化学公司在海外多晶硅产能中占据“半壁江山”,该公司的德国、美国工厂多晶硅产能分别为6万吨和2万吨。而且出于对今年及以后全球多晶硅可能供给过剩的担忧,该公司尚处于观望状态,未规划新增产能。韩国OCI公司保留韩国电子级多晶硅生产线,计划于2022年达到0.5万吨产量。目前,该公司正在逐步将其国内的太阳能级多晶硅产线迁移到马来西亚。挪威企业REC公司拥有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蒙大拿州的两个生产基地,年产能分别为1.8万吨太阳能级多晶硅和0.2万吨电子级多晶硅。2019年,我国针对美国多晶硅的“双反”政策出台后,早已深陷财务困境的REC选择停产。此后,受2021年多晶硅高价格刺激,REC决定于2023年底重新投产位于华盛顿州的1.8万吨项目、蒙大拿州的0.2万吨项目。Hemlock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主营高纯电子级多晶硅,生产的高技术壁垒,导致公司产品在市场上难以被替代,结合公司并未计划几年内新建项目,预计2022—2025年,该公司高纯电子级多晶硅产能将为1.8万吨。
根据海外企业情况,笔者推算,2025年,海外多晶硅产量约为17.6万吨。2021年,多晶硅价格大幅上涨后,国内企业纷纷扩产。相比之下,海外企业的新增项目计划较为谨慎。从成本端看,能耗是多晶硅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因此,电价对多晶硅行业至关重要,我国新疆、内蒙古、四川等地区具备明显优势。
我国硅片产量全球占比超99%。多晶硅下游产业主要集中在我国,国内生产的多晶硅价格低、运输成本低,需求量得以充分保障,国外多晶硅则恰恰相反。我国对美国、韩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口征收较高的反倾销关税,抑制了国内下游企业对美国、韩国多晶硅的消费。在此情况下,海外多晶硅企业出于对下游需求的顾虑,会谨慎建设新项目。近几年,国外多晶硅企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产业发展缓慢,部分生产线减产甚至关停,财务状况也不足以支撑其快速大规模扩张产能。
笔者预计,2025年,全球多晶硅产量可达137.1万吨。2022—2025年,国内多晶硅产量全球占比将逐渐扩大,至2025年,国内产能占全球比例将超过87%。
责任编辑:叶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