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20年:江湖风云录(三十八)
2021年11月11日 9:49 1544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光伏 作者: 云翀
五、“疯子们”:
跨越世纪的中国光伏人
(上世纪90年代末-2003年)
“在常人看来,当企业家的计划还没有付诸实施的时候,他们是‘空想家’,甚至是‘疯子’;当企业家的设想变成现实的时候,他们就成为万众敬仰的‘英雄’。”光伏行业,需要探索者、需要颠覆者、需要造梦者,需要成功者,当然,也就会产生顽固派、保守派、现实主义和溃败之军。这,是中国光伏一个时代开始和终结的注脚。
在世纪之交,光伏行业发展的机遇与前景已经如同微光闪现出来。只不过,这微光将迸发出多大的火花、绽放成什么形状的壮美、将带来短暂的绚烂还是恒久的璀璨,还不得而知。或许,微光永远只是微光,并没有愈燃愈旺的可能,这也未可知。只不过,在新的世纪里,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探求、对于清洁能源的发展期冀,已经成了全球、全社会的共识。这共识,足以给人以巨大的希望去勾勒出无限光明而广阔的前景;这共识,是站在世纪和行业发展的双重起跑线上,要奔赴和创造的辽远未来;这共识,为光伏行业发展的重要人物闪亮登场拉开了序幕。
时值2021年中,这些人物的境遇大不相同,“重要”二字也不足以概括其不可替代和时代分量。登场时,哪一个不是紫蟒盛装、宝佩琳琅,而到如今,多位都早已捉襟见肘、各自离场。他们,有的“忽喇喇似大厦倾”,有的“寿夭多因毁谤生”,有的“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有的“枉与他人作笑谈”,有的“千里东风一梦遥”,当然也有人仍在“初春景”里,只不过,亲历、幸存于“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也并不能多几分逍遥。
也正因为此,回望20多年前,人物悉数登场的场景,更别有一番感怀。笔者特意以专章的形式,对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中国光伏“大咖们”细数一二,希望以时间为线索,与读者共同回顾那人登场之初的那时、那事。(当然,为避免剧透影响后续叙述,在写作此章节时,笔者会极力避免涉及其随后的发展以及当前的境遇。)当时间略有先后的人们被一一点名的时候,就会发现行业的神奇:或许,因为时代不同,很多重要的企业和人物仍然遗漏在此章节里,但为人们所熟知的企业家们,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崛起的一个重要分支力量,就如同戏剧中的一个个设定好人物的角色,终于在行业、也是在本文铺陈甚久的剧本中,在迟迟没有开始重点叙事的疲乏和沉闷的等待中,准备亮相,不管是否具名,他们都共同勾勒出一个不可遗忘的时代。
晶龙集团:靳保芳
1996年,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利用河北理工大学已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并获专利的“中子嬗变掺杂直拉硅技术”,时任宁晋县电力局党委书记、局长的靳保芳创立了晶隆半导体厂。
靳保芳,1952年出生在河北宁晋县的农民家庭,3岁就失去了父亲,跟着母亲长大。他曾经在媒体报道中说“孤儿寡母,这种家庭的艰辛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在他成长的道路上,母亲用节衣缩食省出的钱供他上学,促使他从小深知生活的不易,肩上也多了一份奋斗的使命。求学的道路被政治的洪流冲击,“上山下乡”之后,1970年,靳保芳参加工作。在他的工作经历中,服务员、厨师、办事员、打字员、通讯员,种种基层工作都曾涉及,或许别人会有不愿做、不想做的工作,而靳保芳没有。
1972年,少年老成的靳保芳被选送到邢台地区财贸学校(中专)学习;1974年6月,任邢台地区水泥厂筹建处会计;1975年10月,任宁晋县农机局办公室主任。1984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由于不能适应国有企业改革步伐,面对即将倒闭的工作单位农机公司,靳保芳主动请缨,担任了农机公司的总经理。随后,借鉴农村联产承包制经验,他率先在流通行业启动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对各门市实行承包经营,收入与指标完成情况挂钩,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打破了铁饭碗和大锅饭的传统,使面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改革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农机供应公司五个门市部和一个招待所实现了家家盈利,当年利润比上年翻番。到了1988年,公司全年利润48.2万元,是1983年的18倍,四项经济指标超过全国农机供应二级企业标准。”在参加演讲活动时,靳保芳说,“我可以用一个数字形容我把农机公司办成了什么样子:一天卖了330辆拖拉机。那时候还没有100块面值的钞票,10块钱就是最大的了,330辆拖拉机的收入可想而知。这就是我的勤奋。”正是凭着勤奋,公司成为全国农机系统的一面旗帜,也是因了勤奋,靳保芳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1991年先后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个故事,是笔者在搜集资料时看到的一段媒体报道,虽然看似和光伏关系并不紧密,但是却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靳保芳其人要强而有一股子“狠劲儿”的鲜明特点。
农机公司在靳保芳的带领下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但是滞后的电力系统却成了宁晋县经济发展的重大阻碍。20世纪90年代,宁晋县还是全省闻名的贫电县,农村人均用电量极少,全县只有1座110千伏的变电站,需要负责7个乡的电力供应,线损惊人,高达46%,缺电非常严重。而且,电力局账面资金短缺,告状者众多,县纪检委还派驻了工作组。谁能解决这个“烂摊子”?把农机公司做得风生水起的靳保芳进入了县委常委会的视线。随后,他临危受命,出任了宁晋县电力局党委书记、局长。
新官上任,靳保芳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将加强电力设施建设作为主线,这就需要斥资购买电力指标。彼时,宁晋电力局一年的利税只有57万元,而购买指标却需要七、八千万元!质疑之声不觉于耳,大家无不担心,如果指标买来,电卖不出去,这些钱的利息都是县里沉重的包袱。靳保芳何尝不知这些顾虑的由来。但是,他看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看到了国家对于建立市场经济的信心,看到了电力行业的光明前景,于是,他想门路、托人情,“三天一省城、两天一市局”,筹集到1200万元,购买了9600千瓦电力指标,相当于该局前八年购买电力总和的8倍!同时,他还进行了大力度的机构改革和人员调整,下岗分流员工兴办三产,整治当地拖欠电费的情况,“刀口”指向了长期存在的“人情电”和“权力电”,1年多的时间里,挽回损失130多万元。但是,大刀阔斧的行动触及了个别人的利益,也让靳保芳“静止”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遭到了恶语相向甚至暴力报复。而他的努力却从来没有止步。媒体曾经采访宁晋县电力局的退休职工,他说,靳保芳兢兢业业,习惯每天早上7点上班,比其他人早1个小时,且年复一年,“不是作秀”。他说,在用人方面,靳保芳革除了此前靠关系上岗的陋习,并建立了考核制度,每年年终对员工进行评分并以此实施降职甚至淘汰。“可能老职工认为电力局的工作是肥差,但靳局长不是当了局长就给员工多谋福利,他跟国家政策跟得很近。”同时,靳保芳还围绕电力局的主业,创办过3个服务主业的公司,包括电力修造厂、电力工程公司和电力供应公司。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宁晋县委宣传部的报道显示,靳保芳带领电力局先后建起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15座,对全县电网全部进行整改,使年供电能力由1991年的8000千瓦增加到20万千瓦,年供电量由不足8000万千瓦时增至8.2亿千瓦时。此外,电力局连续获得河北省文明单位称号,原本的“贫电县”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放心电。
为了安顿分流下来的精简人员,他一直在尝试各种行业以开办鞋厂、玻璃厂等多种经营,但都不太顺利。他想,不能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跑,要干就干高科技的。这时,少有人知的单晶硅进入了他的视野。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靳保芳听说河北工业大学有个用“中子嬗变掺杂直拉硅”技术生产单晶硅的项目,其产品可用于二极管、集成电路和太阳能发电,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专利。这正是靳保芳所追求的高科技,同时搞单晶硅需要有巨大电能作保障,而这正是电力部门的强项。这让靳保芳万分欣喜:机会来了!
为了让项目能落户在宁晋,靳保芳“三顾茅庐”甚至“多顾茅庐”,说服了时任河北工业大学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副所长任丙彦教授。终于,晶龙集团的前身——宁晋县晶隆半导体厂创办起来,成为当时河北省唯一一家产学研基地,采用“中子嬗变掺杂直拉硅技术”和“直拉硅片缺陷的控制与利用技术”生产单晶硅棒、片。当时,产品主要包括直径64-152毫米的中子嬗变掺杂直拉单晶硅棒、片,主要用于集成电路、快速恢复二极管、超快速恢复二极管以及太阳能电池用大直径单晶硅片。1996年,晶隆项目投产,实现利税100万元。
1997年,电力局又以晶隆半导体厂的一半资产,与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硅片供应商——日本松宫半导体技术株式会社开展合作,双方合资建起宁晋松宫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晶龙单晶炉增至24台,产能达到100吨/年,成为当时国内产能规模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1999年,凭借年产200吨的单晶硅产能,晶龙跃升为亚洲第一。而且,之所以只拿出了一半资产,靳保芳也有自己的考虑:他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对方的现金经验,活学活用,做活另外的一半资产,从而实现更大发展,而看似保守的方式,为后续企业的可持续、灵活、稳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宁晋县电力局又继续寻求并扩大合作,与香港合资成立了赛美港龙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和宁晋昌隆石英制品有限公司。2003年,随着国家电力系统实行副业改制,县电力局实施主副业剥离,由职工出资购买了晶隆半导体厂、赛美港龙公司、昌隆公司等多家企业的全部国有资产,改制组建了晶龙集团。靳保芳不久后卸任电力局局长一职,创立了河北晶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就这样,从最初只有几十个工人、3台单晶炉的小厂起步,到了2003年,一家行业龙头企业逐步崛起。
关于靳保芳的性格和成长经历,似乎一直有人在关注和分享,他果敢、智慧又“孤独”的特质,也在媒体的报道中变得充盈饱满起来。只不过很多时候,“勇”这个字,能让人开疆拓土,也会使人身涉险境,此为后话。
责任编辑:张雪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