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顺科:铝加工产业要努力向高质量发展

未来应向深加工领域转型,向绿色、智能制造转变

2019年07月08日 9:9 9614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加工

在日前召开的2019年中国铝加工产业年度大会暨中国(邹平)铝加工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范顺科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铝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及面临的挑战,提出我国铝加工产业消费增速已经趋缓,将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同时,当下贸易摩擦和环保压力加剧,产业未来应向深加工领域转型,从规模速度向绿色、智能制造转变。
范顺科表示,当前铝加工产业产量增速放缓,为新世纪以来的最低值,2018年,中国铝材产量增幅比上一年大幅下降4.6个百分点,产业由持续高速发展,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2018年中国铝加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31亿元,比上年增长3.8%;实现利润254亿元,比上年大幅下降31.5%;平均销售利润率2.84%,比上年大幅下降1.8个百分点。“可以看出,近两年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连续大幅下降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产能过剩和同质化竞争已经十分严重。因此,产能不适宜再大规模扩张。”范顺科说道。
但同时应看到的是,随着经济中高速运行的常态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是行业的大势所趋,而我国铝加工产业集群化明显,产业分布相对集中,以河南、山东、广东、江苏、重庆、浙江、广西、内蒙古、新疆和福建等地区的一大批规模不等、各具特色的铝加工产业集群已经占据了我国铝加工产业的半壁江山,占全国总产量的76.4%。此外,在我国政府和行业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技术和装备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目前全行业已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9家,其中铝加工企业占17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铝加工材标准总体达到国际水平,得到了世界上多个国家的认可和采用。截至2018年,全行业专利申请量达到31023件,其中有权专利12928件,如“高性能大规格复杂截面铝合金型材挤压成形及应用技术”“12000吨航空铝合金厚板张力拉伸装备研制与应用”“高性能铝合金架空导线材料与应用”等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7年以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铝产业贸易摩擦呈现较为严峻的形势。2017年,美国对中国的钢材、铝板等产品发起232调查;2018年,美国又对钢铁和铝征收新的关税,其中对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铝征收10%的关税。2019年5月10日,美国将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中美贸易争端全面升级。
范顺科指出,虽然贸易保护日益严重,但随着我国铝材消费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扩大铝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逐步推进,我国铝材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消费量达到我国铝材产量的近90%,为我国铝加工产业稳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国内市场支撑,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此外,由于铝型材、铝板带和铝箔三大主要铝材产品均已经被美国“双反”调查,且2018年我国出口到美国的铝材总计仅34万吨,占我国铝材出口总量的6.5%,我国铝材当年产量的0.86%,可以看出,出口美国铝材无论与我国铝材总产量的占比,还是与我国出口铝材总量的占比,所占比例都不大,因此,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我国铝加工产业的直接影响有限。而实际上,2018年,我国铝材出口量还实现了逆势大幅增长,全年共出口铝材521万吨,比上年增长22.8%。
除贸易摩擦外,当下我国铝加工产业还面临着环保以及消费逐顶的压力。范顺科表示,环保方面,随着我国污染物排放等环保标准越来越高,环保执行力度以及监管力度愈发严厉,我国铝工业的环保成本不断增加,固废和危废问题突显;消费方面,铝材传统领域消费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新兴消费尚未形成规模,国内的消费正在逐顶。
范顺科指出,解决当下及未来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要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结构调整要从规模速度向绿色制造、智能制造转变,推广采用绿色能源,生产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实现行业自动化生产线与信息技术结合,制定铝加工行业智能制造规划方案。其次。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产业要向深加工延伸,持续扩大铝应用,开发新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突出产品特色,打造品牌优势。第三,强化创新能力,加强自身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跟踪前沿技术,重视专利、标准、科技成果,推动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中国产品、中国标准“走出去”。第四,推动行业企业“走出去”,走出本地,到消费集中地建厂,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应变反应速度,更好地适应市场和引领市场;走出国门,继续扩大出口,加强海外投资建厂,到人口稠密且有一定消费潜力的国家和地区建厂。第五,加强产业与资本融合,充分发挥铝兼有商品属性与金融属性的特点,有条件上市的企业应积极谋划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实现企业增值、财富增值、资产增值,品牌增值。

责任编辑:于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