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多晶硅市场回暖 但需“防寒”
2016年02月01日 8:43 3691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硅 作者: 刘晶
2015年我国多晶硅全年均价为12万元/吨,同比大幅下跌24.4%。2015年我国多晶硅现货价格全年呈“一路下跌”的走势,从2015年1月初的14.44万元/吨一路下滑至2015年12月底的10.62万元/吨,跌幅高达26.5%。2015年全球多晶硅产量35万吨(包括电子级多晶硅3万吨),硅片产量为60GW,消耗多晶硅30万吨,加上电子级多晶硅需求量3万吨,则全球多晶硅总需求量为33万吨,供应略微过剩2万吨。2015年中国多晶硅产量为16.9万吨,进口量约11.6万吨,总供应量为28.5万吨,而消费量为26万吨(包括0.7万吨出口),再加之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的库存0.6万吨,以及下游中间环节库存0.9万吨(半个月的正常流转库存),因此2015年全年多晶硅供应过剩1万吨。预计2016年受企业生产成本逐渐下降以及供应持续充足的影响,国内多晶硅市场将仍以下行为主。
多晶硅价格一路下跌,光伏产品价格先抑后扬
国内多晶硅市场价格走势
2015年我国多晶硅全年均价为12万元/吨,同比大幅下跌24.4%。2015年我国多晶硅现货价格全年呈“一路下跌”的走势,2015年1月初的14.44万元/吨一路下滑至2015年12月底的10.62万元/吨,跌幅高达26.5%。
2013年下半年开始,受多晶硅“双反”预期及初裁、终裁等具体措施影响,价格整体微幅回升,直到上涨到2014年3月初的16.7万元/吨,随后受国内下游应用启动缓慢以及“暂停加工贸易”公告出台后引发的“加工贸易突击进口”影响,国内多晶硅需求明显减少,多晶硅产业遭受严重冲击,多晶硅价格又被迫下调与进口多晶硅竞争市场份额,下跌至2014年底的14.8万元/吨,较2014年3月初大幅下跌11.4%。进入2015年以来,虽然下游光伏硅片电池片环节价格逐渐回暖,但受制于国外进口的量价双重压力,国内多晶硅企业为了降成本保生存,不得不满产甚至扩产,再加之2014年突击进口导致大量的积压库存延续到2015年,因此国内供应量全年一直维持充足状态,故总体供应过剩是导致价格一路下跌的根本原因。
国际多晶硅光伏市场价格走势
2015年年初光伏终端需求疲软,导致硅片直到组件环节价格一路下滑。其中156mm多晶硅片周均价从2015年1月初0.872美元/片缓慢下滑至2015年6月底的0.804美元/片,跌幅为7.8%,随后光伏市场逐渐回暖,硅片价格一路温和上涨至2015年12月底的0.86美元/片,增幅为7%;由于上半年本不属于安装高峰,故多晶硅电池片从2015年1月初的0.319美元/瓦下滑至5月底的0.29美元/瓦,跌幅为9.1%,随后受益于下游安装高峰到来,多晶硅电池片价格率先反弹,一路上涨至2015年12月底的0.337美元/瓦,涨幅为16.2%;晶硅组件周均价从年初的0.617美元/瓦一路缓跌至2015年12月底的0.555美元/瓦,跌幅为11.2%。(附表1)
多晶硅价格预测
多晶硅产业在过去几年中快速扩张的同时,制造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目前国内先进多晶硅生产企业生产成本已大幅下降,甚至在全球同类企业中保持相对领先地位。一线企业如江苏中能、新疆大全、新疆特变、四川永祥、亚洲硅业5家生产成本已降至11~13美元/千克以下,明显低于瓦克、OCI、Hemlock等国际巨头,与采用硅烷流化床法生产的企业REC、SunEdison成本持平,但是国内其他企业生产成本依旧有16美元/千克左右的存在。据硅业分会统计,截至2015年底,国内一线企业的产能为12.9万吨/年,二线企业的产能5.9万吨/年,而国内产量的71.6%由一线企业供应。因此,由于一线企业并不能完全满足国内下游全部需求,而二线企业只要能维持现金成本就会继续满产运行,故预计多晶硅价格在14美元/千克获得支撑,但是随着一线企业产能的扩张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硅烷流化床法),市场将再次调整,生产成本超过15美元/千克的企业将退出市场,因此长期看价格将呈现走低态势。
全球多晶硅需求增幅不及供应
全球多晶硅供应
据硅业分会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球多晶硅有效产能为40.2万吨/年,较2014年的43万吨/年净减2.8万吨,这主要是由于去除了部分落后以及无效产能所致。2015年全球多晶硅产量达到35万吨,同比增长16.7%。其中中国产量为16.9万吨,同比增长28.0%,占全球的48.3%;韩国产量为7万吨,同比增长34.6%、占比达到20%,仅次于中国排在全球第二位;美国产量为3万吨,同比减少48.7%;德国产量为5.5万吨,较2014年略增。全年全球前6大多晶硅企生产业(江苏中能、德国Wacker公司、韩国OCI、美国Hemlock、美国REC公司和中国新特能源)总产量达22.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4.6%。从国际多晶硅企业的产量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在产多晶硅企业基本维持满产状态,全年平均产能利用率达到87.1%。
全球多晶硅消费量
硅业分会估计,2015年全球光伏安装量将达到57GW,同比增加23.9%。全球硅片产量为60GW,同比增长25%,消耗太阳能级多晶硅量达到30万吨,同比增长11.5%,电池片产量为61GW,同比增长22%。而半导体产业发展相对稳定,2015年全年电子级多晶硅需求量在3万吨左右。
从各个地区分析太阳能级多晶硅需求可以看出,过去几年中,中国大陆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地区。2015年中国大陆地区的硅片产量为50GW,占全球总产量的83.3%,电池产量38GW,占全球总产量的63.3%。由于电池片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效率衰减严重,故一般电池片产出即销往组件企业,据统计2015年中国组件产量达42GW,原料来源主要是国内除去出口后剩余的28GW电池片和上年剩余库存以及从台湾进口的电池片。对中国台湾地区电池片的需求同时也刺激了中国台湾地区电池企业产量的增长,2015年产量达到15GW,增幅接近一倍,而当地硅片产能只有5GW,其余10GW缺口全部来自中国大陆。美国由于原料端多晶硅供应大幅减少,故电池片产量也随之减少,约在2GW左右,日本地区受益国内光伏安装量大幅增加,电池片产量增加至4GW。而欧洲的电池片产量受制于补贴缩减等因素而略有减少。可见,目前多晶硅在光伏领域的消费主要在中国,仅中国大陆市场在光伏领域的消费量占全球多晶硅消费总量的76%。
2015年全球多晶硅供需情况及2016年预测
2015年以来,中国多晶硅企业由于受到国外倾销的持续压制,纷纷通过扩产的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而海外企业则由于受到各种贸易争端的影响而减产。据硅业分会统计,2015年全年全球多晶硅产量达35万吨(包括电子级多晶硅3万吨),硅片产量为60GW,消耗多晶硅30万吨,加上电子级多晶硅需求量3万吨,则全球多晶硅总需求量为33万吨,供应略微过剩2万吨。
预期2016年多晶硅市场将面临调整风险。在2015年全年多晶硅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的背景下,2016年全球多晶硅市场还将新增6万吨左右的产能,达到46万吨/年,而且绝大部分是国际巨头的产能,包括德国瓦克在美国的新建项目2万吨/年将在2016年年初投产、中国中能的硅烷流化床项目2.5万吨/年,韩国OCI的1万吨产能扩张项目,还有中国部分企业扩张项目0.5万吨/年左右。虽然这些产能不一定在2016年全部投放市场,但却至少部分投放并且影响市场预期,基于此,一些二线企业为了生存势必将孤注一掷,继续扩张产能降成本,导致市场供应更加超出负荷,供大于求的不平衡状态以及长期低于生产成本的市场价格,最终将导致多晶硅市场进入整合阶段。
下游光伏市场方面,全球光伏需求受到中、美、日等主力市场及其他新兴市场的刺激,2015全年安装量约57GW,同比增长23.9%,预估2016年可达65GW,同比增幅达到14.0%。中美日约占整个光伏市场需求的72%,故由于受到美国市场抢装的支撑,加之中国也调整并网时间,使需求均分于上下半年,以往需求分布不均的情形将获大幅改善,因此预计2016年需求将一路畅旺。虽需求增长明显,但厂商相应大幅扩产,这也成为后续市场的隐忧。
在美国、中国和日本等主要光伏市场需求爆发的推动下,2016年全球多晶硅产量和需求量将维持较快增长,根据全球多晶硅光伏企业扩张情况预计,2016年全年产量和需求量将约为40万吨(同比增长14.3%)和39万吨(同比增长18.2%),供大于求的状态略有缓解。
国内多晶硅产量加进口保足需求
国内多晶硅供应量
据硅业分会统计,截至2015年底,国内在产多晶硅企业仅剩13家(不包括陕西天宏和昆明冶研两家检修企业),新增产能3.1万吨,淘汰落后产能7500吨;截至2015年底有效产能共计18.8万吨/年,较2014年净增2.35万吨。受进口低价倾销影响,多晶硅企业均开足产能降成本,2015年国内多晶硅产量达到16.9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8.0%,较2013年更是大幅增加101.2%。分季度产量数据来看:2015年1季度产量3.7万吨、2015年2季度产量4.1万吨、2015年3季度产量4.3万吨、2015年4季度产量4.8万吨,产量按季度逐渐递增。单纯按总产量和总产能计算,2015年全年国内多晶硅产能利用率达到90.9%,较2013年高出10.7个百分点。(附表2)
2015年国内多晶硅产能增加3.1万吨/年,新增扩产产能包括新疆特变2000吨/年、洛阳中硅5000吨/年、新疆大全6000吨/年(冷氢化)、四川永祥11000吨/年、亚洲硅业7000吨/年,淘汰产能7500吨/年,包括内蒙古锋威6000吨/年、新疆合晶1500吨/年,因此截至2015年底净增产能2.35万吨/年。截止到2015年底,超过万吨产能的中国多晶硅企业达到六家,分别为江苏中能(6.8万吨/年)、新疆特变(2.2万吨/年)、洛阳中硅(1.5万吨/年)、四川永祥(1.5万吨/年)、大全新能源(1.2万吨/年)、亚洲硅业(1.2万吨/年),这6家企业的产能共14.4万吨/年,占国内总产能的76.6%,2015年这六家企业的产量共13.2万吨,在全年总产量中占比达到78%,其中仅中能一家产量占比达到43%。
从各企业生产情况看,江苏中能6.8万吨/年多晶硅产能维持正常运行,目前改良西门子法生产装置已经保持每月6000吨以上的超负荷运行,千吨硅烷流化床实验线在维护研发阶段。新疆特变除2015年4月份经历半个月的正常检修外,一直处于满产状态,目前每月也处于超负荷生产,尤其是从下半年开始,每月产量维持在2000吨/月以上,居国内产量第二位,占国内总产量的13.1%。洛阳中硅于2015年8月份进行正常停产检修半个月,产量稍减,但全年产量依然位居国内第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亚洲硅业在2015年9月份3期7000吨/年的扩产产能正常运行后,每月产量也达到千吨以上,同时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列居国内先进企业行列。其他多晶硅企业除个别正常停产检修外,均维持满产状态。虽然2015年下半年下游光伏产业从硅片生产环节开始逐渐回暖,对多晶硅的需求量也有所拉动,消化了部分积压库存,库存量同比减少60%,但由于受到进口多晶硅量价压制以及国内多晶硅企业满产的影响,截止到2015年底多晶硅生产企业中仍有6000吨左右的硅料库存剩余。
进口多晶硅方面,2015年前11个月中国进口多晶硅量达10.6万吨,同比大幅增加14.5%,其中5月份进口量更是达到11085吨,仅次于历史最高纪录的11729吨,前11个月平均进口量接近1万吨,因此预计2015年进口量将达到11.6万吨,同比增加13.7%。
综上所述,2015年全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为16.9万吨,进口量11.6万吨左右,因此2015年国内多晶硅供应量约为28.5万吨,同比增加21.8%。
国内多晶硅消费量
2015年是我国“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在光伏领域可谓硕果累累,不仅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也为“十三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信部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运行情况”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5.78GW,其中光伏电站30.07GW,分布式光伏5.71GW。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我国光伏装机从2010年的0.89GW起步,实现了超过40倍的扩充,最终提前半年突破了“十二五”35GW的规划目标。
据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约为10.5GW,同比大幅增加177%,并网量为9.9GW(包括上一年度安装2015年并网量)。国家能源局在2015年9月28日发文调增部分地区2015年光伏电站建设规模的大背景下,由于组件出货必定直接发货到项目地点,根据2015年前三季度组件出货量为10.6GW,可以预计2015年全年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到17.5GW左右,超越德国成为全球光伏应用第一大国。光伏市场终端电站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对硅片电池片组件的消费量快速增加,半导体领域相对平稳。硅业分会预计,2015年国内硅片产量达到50GW,对多晶硅料的需求量为25万吨,即多晶硅在光伏领域的消费量为25万吨,占总消费量的98.8%,在半导体领域的消费量仅有0.3万吨。
国内半导体领域消费多晶硅多采用进口硅材料,包括进口电子级多晶硅、进口单晶硅棒、进口硅片,国内电子级多晶硅的消费量并不大,但是目前国内部分企业正在努力改变这一现状,部分企业已经可以生产电子级多晶硅,并且也供应部分给国内的客户做认证,同时有在产多晶硅企业计划新增电子级多晶硅项目,预计在未来5年内,国内电子级多晶硅将会有阶段性的发展。据硅业分会估计,目前国内电子级多晶硅消费量约为3000吨,其中国内的产量为1000吨,进口量为2000吨。
综上所述,2015年全年我国多晶硅出口量为0.7万吨,又由全年硅片产量为50GW得出消耗多晶硅约25万吨,电子级多晶硅消费0.3万吨,因此,2015年全年多晶硅总消费量约为26万吨。
2015年国内多晶硅供需情况及2016年预测
2015年全年国内主要多晶硅企业维持较高开工率,平均开工率达到90%左右,再加之全年进口量受“双反”各项后续漏洞影响持续攀升,导致国内供应量相比下游需求量出现明显失衡。据硅业分会统计,2015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6.9万吨,全年多晶硅进口量预计为11.6万吨,总供应量达到28.5万吨,而全年多晶硅消费量为26万吨,再加之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的库存0.6万吨,以及下游中间环节库存0.9万吨(半个月的正常流转库存),因此2015年全年多晶硅供应过剩1万吨。
由于连续一年受到“58号文件”引发的加工贸易突击进口影响,国内多晶硅价格一路下滑,多晶硅企业只得通过扩产加大产量、调整生产指标等方式来降低成本,故2015年国内出现2.3万吨/年的新增产能。但就2015年底多晶硅价格来看,国内15%左右的产能已经在跌破现金成本边缘,价格一旦持续下滑至企业难以维持基本运营,这15%的产能很有可能将惨遭淘汰,但同时也会有成本较低的新产能出现,故预计2016年多晶硅产能将维持在20万吨/年左右。经历市场低谷后的整合,能存活下来的企业必将满产运行,因此预计2016年产量约18万吨。另外,在进口政策尚不明朗的情况下,预计2016年多晶硅进口量将维持在11万吨左右。
消费方面,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提升企业竞争力,一些光伏企业业务将逐渐由以往的光伏组件制造向下游系统集成,甚至向电站运营拓展。国内光伏装机容量也将延续近年来呈现的爆发式增长,预计将从2014年的10.6GW增加到2016年的25GW,年均增长率达到53.6%。硅片产量达到56GW,需求量将达到28万吨。
综上预计2016年供大于求的失衡状态略有好转,但是受企业生产成本逐渐下降以及供应持续充足的影响,2016年国内多晶硅市场将仍以下行为主。
市场热点-中国多晶硅进口居高不下
随着多晶硅技术的进步,国内多晶硅产品品质也有了飞速发展,国内先进企业均可以生产出符合国家电子级标准与用途的多晶硅产品,但国内多晶硅价格不仅没有回暖反而却一路下跌,这与国外进口持续倾销密切相关。美、韩、德等国家仍在利用“税率过低”及“转口台湾”等“双反”漏洞规避制裁,进口量持续居高不下,直接导致对国产多晶硅需求减弱,造成国内多晶硅市场回暖乏力。
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累计进口多晶硅106447吨,同比大幅增加14.5%,截至2015年11月份有6个月进口超过万吨,其中5月份进口量更是达到11085吨,仅次于历史最高纪录的11729吨。造成中国多晶硅进口量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有:第一,自韩国进口量屡创新高。由于对韩国主要生产企业OCI和韩国硅业(Hankook Silicon)的税率仅为2.4%和2.8%,惩罚幅度过于微弱,反倾销税对其根本不造成任何影响,故韩国在2014年5月超过美国和德国,一跃成为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已经连续一年以上保持首位。
2015年1~11月份累计自韩国进口多晶硅45902吨,占总进口量的43.1%,进口量同比去年大幅增加42.8%。韩国无论是以一般贸易方式或者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到中国,对其都毫无影响,故可以一再压低价格倾销,从进口价格和进口量方面都严重冲击着国内多晶硅市场。第二,“台湾转口”规避措施日益显着。“暂停多晶硅加工贸易审批”的58号公告发布后,与执行日之间的半个月空档期内,各地突击审批新的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截止到2015年6月份,加工贸易进口占比都维持在50%以上,随后受益于“暂停加工贸易”措施的严格执行,加工贸易占比逐渐减少至20%左右,但被征收相对较高惩罚性关税的美国另寻他路,通过“转口台湾”的方式出口多晶硅到国内,导致从2015年7月份开始,中国台湾地区进口占比与日俱增,直到创下10月份的历史新高14.3%,截至2015年11月份已经连续5个月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第三大进口地区。众所周知中国台湾地区没有多晶硅生产企业,但海关数据中中国台湾地区却作为原产地出现,一种可能是伪造原产地证,另一种就是需要征收高额关税的美国将硅料转口中国台湾地区,加工成铸锭出口中国大陆的规避行为。据了解,近期中国台湾从美国进口多晶硅量与中国台湾地区进入国内的多晶硅量基本吻合,即中国台湾地区从美国进口多晶硅几乎全量转入中国大陆,这严重削弱了“双反”及“58号文件”的有效力,对国内多晶硅企业造成严重冲击。
从进口均价来看,2015年1~11月进口均价为18.17美元/千克,同比跌幅为15.5%。主要是由于自美、韩、德进口均价同比都有不同程度下跌,其中韩国下滑幅度最大,1~11月自韩国进口多晶硅均价同比下滑21.1%,11月份尤为明显,从美国和德国11月进口均价均为上涨,美国涨幅甚至高达51.7%,只有韩国跌破15美元降至14.20美元/千克,导致全年整体进口均价下滑。由此可见,自韩国进口量的增减和进口价格的涨跌对进口总量和均价都起着绝对主导作用。国外的低价倾销长期压制国内多晶硅企业发展,国内多晶硅现货价格被迫一路下跌甚至跌破2012年底的历史低点,使刚从阴霾中走出的国内多晶硅企业再次陷入寒冬
(作者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责任编辑:李峒峒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