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精神谱写创新篇章

——记长沙矿山院采矿中心AE/MS技术研究组

2016年01月19日 9:12 603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循环经济

  五矿有色所属长沙矿山院采矿中心声发射(AE)/微震(MS)技术研究组由7名技术人员组成,人数不多,但专业分布较广,有采矿、工程力学、土木结构、机械制造与工业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并形成了以李庶林博士为核心的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团队。近年来,该团队团结拼搏、勇于创新,在矿山安全监测和灾害防治领域的技术创新、技术服务获得了企业用户的认可和赞誉,并为长沙矿山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在学术研究等方面也创造了良好的成绩,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发表的论文获得引用和下载频次较高。
  一直以来,该团队提倡团结协作、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集体精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刻苦钻研的风气。在该院科研楼中,每天来得最早的是这个团队的成员,走得最晚的也是这个团队的成员,晚上加班最多的还是这个团队。这个团队不仅是一个认认真真做科研的团队,还是一个热爱体育的团队,每个成员都是篮球爱好者。通过工作、学习、运动,在成员中凝聚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发奋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也为该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软环境。
  在团队中,人人争先、个个创新已经蔚然成风,林峰、陈汝秀就是杰出的代表。近年来,该团队紧紧围绕微震技术和地压监测开展理论、试验和应用技术研究,攻克了一道道难题。在岩石声发射特性与细观破裂机理方面,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探究岩石破裂与破坏前兆特性,证实了峰前相对平静期现象,为微震技术的现场预警提供了依据。在微震监测灾害预警理论方面,建立了基于微震多参数的预警模型,确定了不同矿山灾害预警的不同参数临界值。在震源机制方面开展了双力偶模型下P波初动震相分析、矩张量力量特征分析,在机制解求解方面引入了初动和振幅比算法,成功求解了岩体破裂震源破裂机制,揭示了岩体破裂内部机理。在震源定位理论方面首次建立了基于Geiger算法和线性算法的联合定位法,改进了传统的Geiger算法的缺点,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定位精度。在非均质岩体波衰减特性方面,在国内工程界首次研究了非均质岩体介质应力传播特性,获得了不同破裂程度岩体的品质因子Q值,解决了多空区露天台阶稳定性微震监测技术的应用难题。在采空区岩体变形和垂悬岩体岩移监测方面,创新性地解决了非接触式岩移监测技术,实现了针对人不可达位置点的岩移(变形)的全天候实时监测和灾害预警。在大体积充填作用机制方面,针对金川集团公司二矿区的特大体积充填体稳定性的世界性难题,开展了高达50m的充填体变形监测,这也是世界上开展的最大尺度的充填体的变形监测;通过监测,发现大体积充填体不仅是一个受压结构体,也是一个弯曲变形体,进而很好地解释了充填体的稳定性问题,同时对充填体的作用效果、强度确定、假顶钢筋配置和吊筋的设计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些研究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利用采空区与垂悬岩体位移与变形实时监测研究、大体积充填体作用机理研究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基于微震监测的特大山体剪滑机制研究,曾获得美国AE专家的认可和赞赏。
  近3年来,该团队先后鉴定成果2项,获得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申报专利8项,获批3项。
  此外,该团队在微震监测技术应用方面也作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已在我国6个矿山建立了具有282个通道的庞大的微震监测系统群,携带278个传感器,是目前为止国内外研究团队中拥有量最大的。
  不仅如此,该团队也是国内在微震监测技术应用领域做得最好、效果最显著的。由于AE与MS技术是一个应用性强、理论落后于应用的技术,有许多的理论和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导致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中普遍存在一个“声誉高、信誉低”的问题。然而,这个团队在实际工程应用研究中,纠正了MS技术所谓“声誉高、信誉低”的印象,代之以不止“声誉高”,而且“真有用”的结果。
  香炉山钨矿是国内少见的受特大采空区危害的高危地压矿山,在矿山开采难以为继的情况下,由该课题组承担的地压微震监测项目微震系统从48通道扩充到60通道,并再一次扩充到84通道,成为目前国际上通道数最大的矿山微震监测系统。微震监测系统在该矿已数十次成功地对该矿的冒顶、片帮地压灾害作出了预警,同时对应力重分布、雨季地压、矿柱稳定性等进行了极为有效的监测和安全评价。
  微震系统应用6年来,该矿没有发生一起因地压问题导致的伤亡事故。多通道微震监测技术不仅得到了矿山技术人员和生产承包单位技术人员的认可,更得到了一线工人的认可,而一线工人的认可是对该技术的最大褒奖。目前,微震监测技术是香炉山钨矿不可或缺的安全监测手段,也是矿山生产的安全技术保障。
  内蒙古的万城商务铅锌矿引进了多通道微震监测系统,在与该课题组的3年合作中,该矿领导和技术人员对微震技术的看法有了颠覆性的改变,不仅高度认同该技术的有效性,而且使这一技术成为了该矿制定生产与充填计划的重要技术手段。正是由于微震技术的作用显著,该矿又先后两次续签了技术服务合同。另外,在大红山铁矿、洛钼露天矿、柿竹园多金属采场、松江铜矿等矿山的微震监测应用研究也都得到普遍的认可。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正是由于该团队的长期坚持现场、兢兢业业、吃苦耐劳,是用敬业、科学的态度换来的。
  (林峰)

责任编辑:赵天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