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八十成“夏隶”
夏湘平先生其人其书
2015年07月07日 9:18 1796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书画影秀 作者: 陈鑫
隶书 韩非子句
国画 毛泽东送子务农
夏湘平先生是我尊敬的军界书法老前辈,也是中国当代书坛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书法家,老一辈的书画界朋友们多尊称他“夏公”。夏湘平先生曾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二、三届常务理事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并且长期担任两个协会全国展的评审委员。他从军66年,长期从事部队美术、书法的组织领导工作,先后策划组织了10余次全国、全军综合与专题性美术展览、书法展览,培养出一大批军队美术、书法人才。在繁忙的组织工作之余,他自己在书画艺术创作上也从未懈怠。幼承家学的他,从何绍基隶书入手,后又矢志秦汉分隶的研究,几十年来遍临诸帖,广汲博取,形成了以“草情隶韵”为特色的“夏隶”,屹立于当代书坛。
夏湘平先生的书法探索和成就主要体现在隶书上。在数十年间的临池学习中,他接触了数十种不同书体的字帖,本着“察之尚精、拟之贵似”(孙过庭《书谱》)的原则进行临摹学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法审美品位。在对汉隶的笔法、字法、章法的反复揣摩和心手相应的书写中,他的隶书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他拈出《石门颂》体系的脉络神髓,抽象之、夸张之,并着力于书法结体的结构与解构,使得字体呈奇崛之姿、开合之势。同时,其隶书笔法,融合碑的厚重拙朴与帖的巧妙灵活,筋骨崚嶒,具有雕刻感和厚重感,颇有庙堂之气。其隶书的局部笔画还现草书和篆书笔意,堪称“隶韵草情”。“遂觉已步入褒斜道上,侧身于石门左右,时而又遥领庙堂之肃穆”,欧阳中石跋夏湘平书周敦颐《爱莲说》书卷时曾如此慨叹,可谓知音也。
欣赏夏老的书法,我再度思考瞬间发乎于纸张之上的书法之美。孙过庭有言,“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从他的书法创作中,可以感受到这种笔墨张力,那是创作者艺术感受与精神活力之间的感应和抒发。他虽以古为师,但将自己的绘画理念、结构布局运用到书法创作之中,同时从音乐、诗词、文学、舞蹈等方面汲取养分,孜孜以求,从而构建出自己鲜明的书法面貌,既有文质彬彬之态,又有横刀立马之势。
清刘熙载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夏湘平的书法正是他的学问、修养、为人的综合反映。砚边八十载,夏老的书法日渐充溢书法艺术的“力度之美、人格之美、生命之美”。 一个人在世上能够历经风雨走过80年,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传奇。夏老在砚边就呆了80年,他5岁开始学书,今年85岁,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坚守!他从离休到现在几十年,能够安安静静地在家里继续他的学问、他的思考、他的探索、他的创作,在85岁高龄的时候还推出展览,这不是一般的耐得住寂寞的人所能做得到的,这正是夏湘平先生坚固的立身之本,值得当代人学习和借鉴。
如今,市场的诱惑影响和侵蚀着美术、书法的精神纯粹性,“天价”书画的背后是越来越浓的铜臭味儿。文化之真髓,才是传承之“真金”。夏老始终记得儿时每天陪伴自己完成习字课程的那盏小小的桐油灯,以及夜晚的安静。从离休到现在,他安安静静地继续着思考、探索和创作。“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这种静静地深入传统,不懈地进行当代书法的探索和创造的精神与态度,值得学习和借鉴。
《中国有色金属报》、中国有色网、中国有色网络视频近日对夏湘平先生进行了独家专访,畅谈书法与人生、如何写好书法等话题,采访视频近日将登陆中国有色网络视频,欢迎收看!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