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老兵工”的光荣与梦想

记全国劳模、中铝山东分公司第二氧化铝厂工艺专工、高级技师徐鸿

2015年05月16日 12:24 1248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先锋人物   作者:

201541490101431565210343_2336

题记:中铝山东分公司是一个有着60多年发展历史的老企业,被尊称为中国铝工业的共和国长子。上世纪50年代初,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兵工们,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铸就了昔日的辉煌和梦想,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今天,传承老兵工精神的新一代山东铝人,在新时期与时俱进发奋努力,续写了新的传奇。
  “作为一名一线班长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知识,可以不进大学的殿堂,但不可以没有技能,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说这句话的是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第二氧化铝厂工艺专工、高级技师徐鸿。
  从今年的全国劳模构成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是来自企业基层一线职工,而大部分人有专业技术职称,具有像高级技师、高级工、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等头衔,这充分说明他们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整个中国经济转型和腾飞的中坚力量,也证明现代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知识型工人。当今社会,技术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劳动价值取向越来越凸显,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劳模,已经不仅仅是埋头苦干的“拼命三郎”,而是苦干加巧干的“智多星”,现代企业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让一线职工切身感受知识、技术的价值,让知识型劳模越来越多,这是企业甚至是国家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这些智慧型的优秀劳动者成为劳模队伍的主体,也凸显出知识对于劳动效益的价值,必将在社会上产生越来越强烈的感召力,激励更多的劳动者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成为高、精、尖的技能型人才。徐鸿,就是新时期劳动者的典范。
  苦中求学 坚守岗位
  1993年,技校毕业的徐鸿满怀憧憬来到中铝山东有限公司第二氧化铝厂拜耳法车间。看到刚刚建成的厂房和崭新的设备,徐鸿难掩心底的兴奋,他在笔记中写道:“一定要做一只善于飞翔的雄鹰,而不是一只得过且过、安于现状的小鸟,决不能虚度此生。”为了试车成功,同时能多掌握一些知识,徐鸿不断阅读各类书籍,遇到难题或弄不懂的事情就用笔记本记录下来,反复琢磨,虚心求教有实际经验的老师傅;和大家一起连续几天不回家,随时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不知不觉整个班组在他的带动下形成了主动学习、不甘落后的工作作风。
  在拜耳法试车期间,当时生产上面临两大难题,赤泥输送困难和沉降槽跑浑。为了减少物料对沉降槽的冲击,徐鸿带领大家进行了增加脱气装置,改变沉降槽进料方式等多项攻关。那时,只要生产需要,一个电话,徐鸿和班组员工一起纷纷从家里往厂里赶,从来没有每天工作8小时的概念,在50多度的高温环境下流程切换,一干就是一天,有时干完活,累得一下坐到地上,两三个人才能拉起来;为了确保输送,每个班都要去露天的临时接力泵更换盘根,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有的时候下大雪,徐鸿和同事们就踩在冰冷的泥浆里。由于条件恶劣,空间狭窄,本来半个小时内能换完的盘根,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换好,手和脚冻得麻木不听使唤了,但都不退缩,一直坚持了半年多,直到设备更新、情况好转。
  艰苦的环境,锻炼了徐鸿坚韧不拔的性格,也让他的业务能力突飞猛进。在投用高效洗涤沉降槽期间,流程切换频繁,造成指标、槽况波动加大,形成了生产的恶性循环,整个生产运行非常被动。徐鸿主动和几个班组骨干成立了突击队,吃在班组、盯在岗位、跑在现场,连续一周守在在厂里。“沉降槽不好转,我们坚决不回去。”大家的眼睛熬红了、身体状况达到极限,可大家谁也不回去休息,实在困了,就在操作室打个盹,休息一会继续干。家人不放心,多次把饭菜送到了岗位上。在突击队员们的带动下,班里的员工也主动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加入到沉降槽攻关行列中。大家一起精心控制每一道生产环节,勤观察、微调整、细操作,相互交流工作心得,终于找到了生产瓶颈。徐鸿也因此总结出了“优化沉降槽操作法”、“矿石频繁切换状态下赤泥产出动态平衡法”,确保赤泥产排平衡,推广应用后稳定了沉降槽操作、优化了经济指标,迅速扭转了生产的被动局面,月降低汽耗、电耗合计28.9万元。
  知行并进 创新激情
  随着拜耳法生产线规模不断扩大,1995年,成立第二氧化铝厂,徐鸿走上了车间班组长岗位,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在瓶颈攻关的关键时刻,他始终如一,无私奉献,至今一干就是20年。
  面对金融危机的激烈冲击,二铝为了降低成本,新上了赤泥减排综合利用项目,刚开始分厂试验并不顺利,分砂产量一直提不起来。当时,公司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三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班组长兼党小组长的徐鸿,也想利用这个机会争创分厂创新创效型一线党组织。他和其他4名党员一起立下了军令状,承担起“提高分砂产量10%”的党员攻关项目。调整初期,大家急于求成,造成赤泥中铁砂快速分离,重点设备频繁沉车,输送管道堵塞严重。为迅速打通流程,站在20多米高的赤泥管道架上,徐鸿和大家一起迎着刺骨的寒风,在1500多米长的管道上,一节一节的进行疏通,整整一天一夜,终于打通流程。后来,他们又对影响产量的九项参数一一进行调试。经过50多天、400余次的测试,最终分砂品位提高了35%,日产量由1200吨提升到1800吨以上,一年就能多创效益1800万元,分砂项目也成为公司科技发展、逆境创业的经典一战。
  为充分发挥劳模的技术优势和先锋作用,公司筹建了以徐鸿的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徐鸿和公司其他十余位劳模一起组建了11个劳模攻关团队,承担了20项攻关项目。目前,创新工作室创造员工先进操作法两项,提合理化建议200余条,实施率90%以上,节创价值3千余万元,真正把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了技术创新的孵化器。
  授人以渔 班组奋进
  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山东铝走上了扭亏脱困、转型升级之路。作为一名坚守了20多年岗位的班组长,徐鸿带领班组成员创建“阶梯型”管理模式,把班组所有指标、成本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一名员工身上,并和奖金挂钩,采取党员带头、细化分工、党群帮带等办法,带动员工树立“以效益为中心”的观念,向管理、质量、降耗、创新要效益,形成了“以岗位创效推动班组创效、以党员争优带动全员争优”的良好局面。同时,徐鸿又采用逆向思维,在班组开展了“找优势、增信心;找差距、促提高;找特色,提业绩”三找活动,引领员工寻找班组、个人自身优势,确立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组工作风气。通过优势查问题、找漏洞,并针对不足有计划的开展各类特色的学习创新活动,实现“班组聚合力、员工提素质、企业增效益”的多方共赢和安全生产无事故。班组曾四次被评为公司级“工人先锋号”,多项指标创出历史最好记录,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分砂创效超过数百万元。班组也先后培养出4名班组长和1名调度员,为企业更好更快更扎实的发展积蓄了人才能量。
  同时,徐鸿借助分厂“名师带高徒”活动的舞台,在班组积极开展了“结对子、传帮带”活动,建立活动考核机制,以精神感召、技术业务传递、创新意识训练等方式传授技艺。徐鸿也以身作则,和班组年轻的翟纯涛结对授艺。针对当下年轻人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不足的特点,徐鸿重点进行实践操作技能的传授。一年的时间,小翟由一名初级工晋升为高级工,在公司举办的氧化铝制取(沉降工)的技能竞赛中取得佳绩,他们两个也因此获得淄博市“百对优秀名师高徒”称号。
  用激情坚守在氧化铝厂沉降工序岗位20余年,参与六项重大科研项目,创出3项以个人命名的操作法,为企业提出120项建议并被采纳,先后荣获28项个人和集体荣誉。当问及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感受时,他说:“获得全国劳模,是前进的动力,也是沉甸甸的压力,山东铝给了我成长的舞台与空间,在企业转型发展、本质盈利的关键时期,只有一如既往、坚守岗位并创造价值,才会问心无愧。”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