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之道 从岗位做起
——记河南省节能竞赛技术标兵王国宾
2015年03月16日 8:49 471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循环经济
一般来说,鸡蛋里面挑骨头,是指那些没事硬找事的人,往往令人讨厌。在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氧化铝厂脱硅车间,也有一位这样的人,但他却左右逢源,为人称道,何也?
其人名叫王国宾,是该车间的脱硅片区长。事情还得从中州分公司的一次技术改造说起。
随着氧化铝生产技术进步,间接加热脱硅节能技术逐渐兴起。中州分公司为此决定将原来采用的直接加热脱硅工艺改造为间接加热,降低生产工艺能耗。
作为对脱硅片区设备、工艺熟悉的“如同自己的十个手指”的“当家人”,王国宾理所当然地全程参与。
外来负责施工的人员早就知道该车间有王国宾这一号,十分“难缠”。所以,他们憋足了劲,“把活儿干好点,让王国宾瞧瞧”。
每天,高高的个子、白皙面孔的王国宾拿着尺子、揣个本子,在工地东瞅瞅、西看看,时不时量量这儿,摸摸那儿。看到此景,施工人员忍不住偷着乐:“一向爱挑刺的人,这回也没话说了。”
然而,好景不长。一次,王国宾爬上管道架一看,脱硅机进料、出料系统双重阀门之间多焊接了一个用来连接的短节,火了:“整改!把这个短节割掉,直接将两个阀门连接。”
人们见状纷纷围上来:“多了这个短节,管道好连接。再说,一个短节,又不碍啥事儿。这不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吗?活儿没法干了。”施工现场一片嚷嚷声。
任别人如何“求情”,王国宾不为所动,他耐心解释:“我们车间是连续化生产,多了这个短节,极易造成管道磨损泄漏,以致流程中断,到那时,损失可就大了。”大家听他说的头头是道,只好开始返工。
有人做了一项统计,在这次技改中,30%的整改意见都是王国宾提出来的。技改工程完成后,该车间生产的铝酸钠溶液中的氧化铝含量得以提高,蒸汽使用量大幅减少,工艺能耗降低每年创效160多万元。
正是看上他这种“爱挑刺”的认真劲儿,热水系统整合改造、反应槽系统流程优化、精液脱色系统攻关等技术改造项目中都有他了“望闻问切”的身影。结果是,这些项目个个都“ok”,达到了预期效果。
“像这种鸡蛋里面挑骨头,是一种认真精神,我们喜欢。”该车间主任郑晓涛笑着说,“事实上,整改的意见往往会给我们提供一个重新审视事物的新角度,发现被忽略的细节,最终获得圆满的结果。”
在车间员工的眼里,王国宾不仅是一个认真的人,还是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常常有出人意料的思路”。
氧化铝生产工艺中,除去流程溶液中二氧化硅这一有害物质的过程,称为脱硅。脱硅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蒸汽。
总结自己的生产实践经验,王国宾提出了颠覆性的脱硅控制新思路:脱硅机套管出口温度改为随着渣浆泵转速和流量的变化而及时调节,以此降低蒸汽消耗量。
这下“捅了马蜂窝”。按照传统的工艺要求,脱硅机套管出口温度要保持在150摄氏度。“而这种控制思路,套管出口温度会明显降低,脱硅效果无法保证。”一时间,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关键时刻,他的想法得到了车间的支持。因为,车间领导班子明白,这位与脱硅机打了20年交道,拥有“中州分公司首席脱硅工”、“河南省焦作市首席技师”、“河南省张玮式创新能手”等众多“头衔”的职工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俗话说,艺高人胆大。他绝不是头脑一热,而是经过长期思考的。”
车间把“反对派”召集到一起,和他一起开展“华山论剑”式的面对面激烈交锋。“我把大家的意见消化、吸收后,形成了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在车间推行。”王国宾说。
操作方法改变后,套管出口温度下降了约10摄氏度,脱硅效果依然很好,当月蒸汽用量也明显下降,全年节约蒸汽量达1.2万吨。后来,这种操作法被该公司以他个人名字命名为“国宾脱硅机套管温度控制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工作中,作为片区长的王国宾还通过言传身教,引领大家一起为节能献计献策,促进工艺流程持续优化和能耗降低。几年来,“河南省焦作市创新示范岗”、“河南省经济创新示范岗”、“中华全国总工会创新示范岗”等荣誉牌子也因此挂在了他们的岗位上。
而他,也在2014年将“河南省节能竞赛技术标兵”的大红证书捧在了手中。
谈起这些成绩,王国宾讲了一个故事。近几年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他一直在想,自己能为企业做些什么,该为企业做些什么。直到有一次,他参加了企业组织的班组成本管理培训,找到了立足点。
“特别是授课老师讲解的班组如何节省生产成本那段话,至今印象深刻。”他说,“真得没想到,在氧化铝生产成本中,能耗居然占了那么大一块儿。也就是说,只要每一个岗位工,真正地从身边事做起,用最少的开支,做好工作,就能节能降耗。省下的都是利润。”
从那时起,王国宾心中就深深地种下了节能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申三中 刘书文)
责任编辑:赵天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