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晶硅光伏:风雨2013

2013年12月31日 14:56 362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光伏   作者:

  一直以来,多晶硅-光伏行业似乎都在充满戏剧化地上演着不平凡的故事,随时,随地。从此岸到彼岸,从过去到现在,从当下到未来。
  此岸,是上游多晶硅企业面对未知的市场需求和过剩的产能格局,艰难抉择是坚守还是放弃;是下游组件企业在被动局面下面对激烈的国际贸易摩擦,苦苦等待时局反转;是终端电站投资商政策利好当前,大举进军背后留下的并网缺口。
  彼岸,是海外多晶硅大国不论倾销还是真正低成本,都比国内企业更为低廉的价格;是光伏组件大国受到威胁之后的虎视眈眈;是光伏安装大国持续削减补贴之下,日益黯淡的市场机遇。
  过去,多晶硅-光伏行业何其辉煌,拥硅为王的时代里,多少人蜂拥而至,享受着暴利之下的快感;“金太阳”闪光的时候,究竟是谁的失误,让政策成为盈利的砝码,给利欲熏心之人以可乘之机;光伏第一大国的光环之下,上项目、拿路条,似乎都被赋予了“新能源”的荣誉和特权。
  现在,巨额出口在严重依赖的海外市场萎缩之后湮灭,留下的,只有“倾销”和“补贴”的标签;“大干快上”后无利可图,退潮后,满眼产能过剩的荒凉;内忧外患的中国光伏,在长久的严冬之中,不论是谁,都只能遥想着当年的金戈铁马,在一片惨淡中期待未来的救赎。
  多晶硅:英雄出于乱世
  截至2012年底,我国在建及已建成的多晶硅企业近70家,投资超过500亿元。而到2013年8月,在产的却不超过5家。之后,即使多家企业复产,数量也不超企业总数的20%。更加重要的是,在所谓的“停产潮”中,多家多晶硅企业倒闭,甚至退出了多晶硅产业。
  这些企业之中,不乏航天机电这样的大型国企。多晶硅行业涨潮时上马并不断增资的神舟硅业,原本在“襁褓”中备受呵护,被寄予无限厚望的“潜力股”,却在多晶硅价格一路暴跌之后,成了未曾经历盈利“风华”就遭遇连续巨亏的累赘,使航天机电深陷业绩泥沼,最终选择卖出。“疯狂过后,留给航天机电的却只是一地鸡毛。”
  诸如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2013年,江苏阳光、乐山电力、川投能源、精工科技、有研硅股,甚至英利绿色能源都采取了减持、剥离资产、宣布破产等形式多种多样的手段处理多晶硅资产。然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丰富的减持手段背后,目的却指向单一。多晶硅曾经令人趋之若鹜,如今,却似毒瘤,即使投资巨大,动辄几亿、十几亿,甚至几十亿,也令人不惜刮骨以求生。
  乱世出英雄。如果说,行业盛世之时,盈利的光环淡化了英雄的身影,那么如今则不得不承认,“大清洗”之后,真正处在乱世之中的多晶硅产业,就能“英雄”“枭雄”毕现了。
  何为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在我国多晶硅企业之中,恐怕相较于断腕者,坚守者可谓英雄;相较于苦等价格重新走高者,主动降本增效创造市场机遇者,可谓英雄;相较于从停产走到破产之境者,今日在产者,无论是否停产,都可谓英雄;相较于技术落后,能耗甚高者,最新公布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榜上有名者,可谓英雄。
  在“双反”硝烟日渐落定之后,目前国内已经有10余家企业启动复产或满产。行业人士指出,未来伴随产业整合的持续深入,国内将以5~6家真正有实力的多晶硅企业为龙头,实现有序、健康发展。其中,大全、特变电工以其低廉的电价赢得成本优势,保利协鑫拥有规模优势,中硅高科拥有综合技术和人才优势,其他企业谁能险胜,仍然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光伏产品:巨头走下神坛
  3月20日,伴随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破产法》裁决结果的正式宣布,中国光伏无可争议的“老大”、国际排名第四的尚德电力破产悬念也尘埃落定。虽然行业哀鸿遍野,企业退出舞台早已并非新闻,但作为行业首屈一指的龙头老大,尚德电力破产仍令业内一片哗然。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颇具国际竞争力的尚德电力、英利绿能、江西赛维、天合光能等企业组成的“中国太阳能军团”都在发展过程中,选择了激进扩张路线——不惜成本地“砸钱”,不计后果地扩大产能,是其间必经。
  在上市融资、银行贷款的共同“给力补给”下,中国光伏企业上演了一场“产能大跃进”。以尚德电力为例,规模从2007年的400兆瓦跃至2010年1800兆瓦,再到2012年2400兆瓦。
  激进扩张带来了无数恶果,即使都被一时的利润所掩盖:负债率畸高、稳健性全失,抗风险能力低下,价格下滑,等等——我国的光伏行业仍然“两头在外”的“真相”,似乎只有在逆境中才会为人们所重视,抑或,这才是造成逆境的原因。
  扩大生产规模,就意味着提高原料需求——这也是多晶硅现货曾经出现500美元/千克的原因。有人选择签订长单协议,以图享有稳定而相对低廉价格,可谁承想当时的所谓低廉,却是今天的3倍还多;有人自建多晶硅厂,却因技术和成本而一败涂地,上文提到的,不乏此类败笔。
  最为严重的是,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国际光伏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光伏大国削减补贴甚至取消补贴之后,国内光伏企业出口受到影响,转而走向“薄利多销”的道路——不断增长的销售收入和出货量背后,是持续下跌的利润和国外同行企业防备的目光。
  据统计,目前国内太阳能电池产品80%以上用于出口,今年上半年,中国光伏电池片及组件对外出口额降低31%,为65.22亿美元。其最核心的原因是出口价格下降41%(尽管出口量增长17.02%)。行业专家指出,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的重大难关是:“对国外市场依存度过高,国内光伏市场尚未大规模启动”。
  对于有“多晶硅来料加工厂”之称的中国光伏组件企业来说,遭遇了“双反镇压”的阵痛之后,该做什么?痛定思痛,是最重要的事。行业整合之后,企业追求的并非规模效益,而要技术精良,国外大门关闭之后,企业要寻求的不是低价出口,而是真正的刚需。走下神坛,强以自强。
  光伏电站:政策潮 冰与火
  2013年6月30日,实施了近两年的“金太阳”补贴清算终止。不可否认,自2009年实施起,“金太阳”政策的示范效应大大超过当初最大胆的市场预估:电站规模从最初1兆瓦、2兆瓦,到之后十几兆瓦、几十兆瓦。据统计,2009年“金太阳”第一期示范工程中共审批通过329个项目,设计装机总规模642兆瓦,财政部提供了近50亿元补助;2012年,“金太阳”工程2012年分两批审批,共通过4.54吉瓦光伏电站项目,是之前国内光伏装机的总和,规模占据了国内光伏应用市场的半壁江山。
  一般来说,在真正建设之前,企业能拿到补贴资金的一半以上,再加上组件产品的延迟付款,也就是说,建设金太阳项目并不需要投入太多资金,在建设之前投资的三分之一就已经到手。
  钱发下去却未见到申报发电量的尴尬事实已经成了行业公开的秘密:自2009年“金太阳”工程补贴政策执行以来,批复示范工程中真正实现并网发电的仅占装机总量的40%,其他工程均因各种情况未完成并网或延期并网。而这,也成为“金太阳”于今年清算终止的原因。
  相比于“金太阳”的黯淡无光,各地为得到优惠电价而上演的“抢装”潮又似乎过于光彩夺目。
  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在9月1日前已获得核准的光伏电站,需在2013年12月31日前建成且并入电网,才能享受1元/千瓦时的上网电站;9月1日后备案(核准),以及9月1日前备案(核准)但于2014年1月1日及以后投运的光伏电站项目,将适用新的标杆上网电价。为此,青海、宁夏、甘肃等地的新一轮光伏电站建设热潮正如火如荼。有人甚至预测下半年电站建设将超过5吉瓦。
  但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目前,虽然增值税减半、土地优惠等一系列政策出台,西部地区大型地面电站的内部收益率目前已近14%,但利益背后,则是对并网能力的更高要求。
  仅就就地并网消纳而言,我国可开发的水力和煤炭资源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可经济发达城市和重要工业基地都在东部、中部,西部自身对能源消耗较少,水电已经无法全部消纳,对光伏发电的需求究竟有多大,值得进一步探讨。论及西电东输,由于其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且需要国家统一规划调配,对电站投资商而言并非最快捷的盈利途径。
  贸易战:未完待续
  2013年的中国光伏,注定要引来世界的关注。
  6月,欧盟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前两个月税率为11.8%,期间如果双方未能达成解决方案,8月6日起将升至47.6%。
  7月,我国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征收2.4%~57%的反倾销税。
  8月,经过艰苦谈判,中欧双方达成价格承诺协议,国内首批94家光伏企业签订了严守0.56欧/瓦价格下限和7吉瓦/年总量上限的承诺,暂时逃过了高达47.6%的高额征税。
  9月,商务部对美多晶硅实施临时反补贴裁决,对赫姆洛克半导体公司、AE多晶硅公司等企业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采用保证金形式征收6.5%临时反补贴税。
  11月,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玻璃征收12.1%~42.1的临时反倾销税。按照法规,欧盟28个成员国将在明年5月27日前投票决定是否对中国太阳能玻璃征收为期5年的永久性反倾销税。
  12月,欧盟公布新一批中国企业的价格承诺名单,从12月6日起,未参与价格承诺的配合调查合作企业,将在多欧出口时承担47%的“双反”叠加关税率,而不合作企业要承担的惩罚性关税税率为67%。
  所谓“伤人一千,自损八百”。得失之间,内伤却也不可小觑。无论对于中、美,还是欧、韩而言,倾销与反倾销,补贴与反补贴,都应该建立在冷静客观地对贸易市场加以审慎分析的基础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一个产业能在本国贸易保护健康发展起来,只有走出温室、遭遇风雨,才能学会在市场竞争中如何生存、如何自我保护。此处,防守反击,尚属后话。
  无论是多晶硅,还是光伏产品,“双反战”的战线都已经拖得够长。从立案、诉讼调查,到期间双方领导人深入沟通和行业企业的积极努力,无论是对欧光伏产品超过两百亿美元的涉案金额、占超过7%的中国对欧出口总额额度,还是无数多晶硅企业被迫停产,甚至破产倒闭的残势,多晶硅-光伏摩擦之“战”,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如今终于偃旗息鼓,真值得长舒口气。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多晶硅的确实施了制裁,可对OCI这样的规模企业只有2.4%的“象征性”比例;对美韩的产品有了严格的限制,却也堵不住海外代工的巨大缺口。而且,截至目前,共121家对欧盟出口光伏产品的中国企业参与到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组织的对欧光伏价额承诺谈判,涉及金额占中国对欧盟调查期内出口规模的79%,即使当前形势已经不再紧张,但是削减的市场份额和被严格限制的价格,却是当前我国光伏企业弱势局面不争的事实。
  相对而言,与欧盟至今的“故事”似乎仍然没有平息。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进口大国和新兴对外直接投资大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也已连续9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12年,双边贸易额高达5460亿美元。可以这样说,贸易在中欧双边关系处于核心地位。针对欧盟光伏“双反”,有人公然倡议反攻制衡。而涵盖红酒、无线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等诸多领域的贸易摩擦也确实层出不穷。但是,从实际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大多数情况下采取的还是以静制动的方法。11月28日,欧盟对华“双反”战场又延伸到太阳能玻璃。而同时,商务部发布公告称,推迟对欧盟多晶硅“双反”调查初裁时间,或许,释放了一个新的信号。或许,这场战争还远没有结束。
  绿色能源的绿色方向
  被誉为“太阳能之父”的澳大利亚科学家马丁·格林指出,“全球太阳能发电联网是太阳能技术发展的良好趋势。”2050年,太阳能发电量将占全球发电量的25%,2100年或将超过2/3。到那时,伴随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殆尽,太阳能发电将提供价格最为低廉的电能,并逐步进入日常生活。
  格林还预测,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品生产国,预计2015年至2016年还将成为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区域。而且,中国西部拥有绝佳的太阳能资源,如果解决了远距离传输、国际联网等问题,20年内就可以实现将中国西部太阳能发电输送到6000公里外的波兰,而这一距离将是目前最远输电距离的两倍。
  一直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的基调都不曾改变,实现上述目标似乎也在远景规划之内,而内需不足,两头在外,产能过剩的问题,则一直以来都是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使企业一旦遭遇外界市场变化,就陷入被动、在海外市场接连遭遇狙击的重要原因。
  扩大国内光伏市场,扶持行业发展,是当务之急。也正因为此,在被称之为中国光伏产业“政策年”的2013年,诸多政策利好传递出的重要信号令行业人士倍受鼓舞,国家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决心之坚决,激励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但是,扩内需,又令人产生了新的担忧,未来,光伏产业的救赎,还有很多谜底待解:
  第一,从国内整个经济态势来看,政府奉行的宗旨是“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以及结构性改革”,强调市场的作用,这又为政策落地过程中该走向何方画上了一个问号。从目前已经出台的多项政策来看,“多头管理”“流程不清且繁琐”“操作性差”“职责不明确”等过去频繁出现的诸多问题,仍然存在,且在多重政策“合力”的作用下,财政补贴压力逐渐加大,并网问题也会日益突出。
  第二,且在限制大型地面电站装机量和强力启动分布式光伏市场的过程中,前者仍因下放的地方审批而存在“灰色地带”;后者究竟能负担多少重任,也是未知。毕竟对于分布式市场而言,政府规划建设多少只是一方面,企业愿意建多少,才是关键。
  第三,未来,伴随持光伏装机量的持续增长,光伏发电将不再是发电市场中的“新贵”,也自然会日益失去当前所拥有的电网“VIP”身份。在没有解决储能问题,并保证日发电量恒定之前,电网究竟能获得多少收益,仍将成为影响电网积极性,甚至能否持续提供支持的重要因素。
  第四,如此大力度地拓展国内市场,会不会发生过犹不及的问题?根据各类分析机构预测,未来光伏市场增长的重要杠杆,就是中美日三大市场的增幅。2014年,日本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很可能因为政策下调和并网问题而出现“断崖”;美欧市场预计和今年持平;中国市场2014年既定12吉瓦的装机量还会占据全球1/3的份额。中国光伏产业如有由过去完全依赖欧洲演变成仰仗国内市场,仍然会面对很大风险。
  第五,完全受制于国内市场的光伏企业,将因季度性波动和政策性波动而出现业绩波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用工成本,甚至引发大量代工、贴牌生产的现象出现。其中,“抢装”所引发的对产品生产质量和电站建设质量的影响,将以其巨大投机性极大地阻碍行业健康发展。
  所有的疑问和担忧,或许都是多余,对于当前的行业企业而言,度过寒冬之后,至少将迎来暖意,只不过,这暖,究竟是暖春还是暖冬,还要等待答案。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