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货”能提炼黄金也会污染环境
2013年05月29日 11:31 7221次浏览 来源: 新闻晚报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原标题:“城市矿藏”还是“环境毒药”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学研开发中心”上午揭牌,iPad等急需处置对策
1吨电脑主板可提炼黄金300克至400克,国内有企业专门为“淘金”而进口“电子垃圾”。电子废弃物正成为一种丰富的新型“城市矿藏,若处置不当,它们便会变身“环境毒药”,污染土壤、空气、地下水。今天上午,“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揭牌,将通过技术研发和决策研究,提高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水平,打通一条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变废为宝”产业链。
“旧货”能提炼黄金也会污染环境
坏了的电视机、淘汰下来的旧手机、报废的电子词典……据统计,目前我国正进入电子产品报废高峰期,每年至少有1500万台家电和上千万部手机需要淘汰,到2020年电子产品每年报废数量将达1.37亿台。
电子废弃物正成为一种丰富的新型“城市矿藏”。电子废弃物中所蕴含的贵金属,其品位是天然矿藏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而回收成本一般低于开采自然矿床。 1吨电脑主板可提炼黄金300克至400克,价值可观;PCB(印制电路板)和混合塑料均取材于石油产品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可回收热量作为能源;与生产新钢材相比,利用废弃电子电器产品提炼再生钢材,可减少97%的矿废物、80%左右的污染,节约90%的原材料。许多“地下市场”、“作坊式”小企业肆意回收甚至“进口”电子废弃物,采取的多为人工拆解、酸洗、焚烧、填埋等容易造称污染的处置方式。
很多电子废弃物中含有毒化学物质,如1台电脑700多个元件中有一半元件含有汞、砷、铬等有毒化学物质。电子废弃物被填埋或焚烧时,重金属渗人土壤,将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直接或间接地对当地居民及其它生物造成损伤;有机物经过焚烧,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如剧毒的二恶英、呋喃、多氯联苯类等致癌物质,对自然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遗弃后的空调和制冷设备中的氟利昂排放到大气中后将会破坏臭氧层,引发温室效应,增加皮肤癌的发生几率。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执行主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授王景伟表示,许多作坊式企业处理电子废弃物时只追求经济效益、不顾及环境效益,“有的作坊给工人戴个口罩、弄个小风扇,虽然似乎没闻到气味,但对身体的伤害和空气污染已经造成了。 ”
我国成世界第二大电子垃圾生产国
全球每年产生电子废弃物5000万吨,大多数从发达国家流向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行业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电子垃圾生产国,每年生产230余万吨,仅次于美国的300万吨;还有数以千万吨“进口”的电子废弃物有待处理。将范围缩小到上海,业内专家透露,按正常家电使用寿命10—15年计算,“十二五”期间,本市预计产生各类电子废弃物350万吨;仅 “四机一脑”(电视机、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脑)等家电,每年淘汰报废量就达25万吨。
若要让电子废弃物不变身“环境毒药”,王景伟认为,关键在于建立科学规范的回收和处置体系,通过高科技使电子废弃物种的废弃金属与非金属得到全方位综合利用、完善环保设备来保护环境。据介绍,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都已通过立法,建立完善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再生”循环发展体系,如日本的《家用电器再生利用法》提出,为形成顺畅的回收体系,厂家、商家和消费者都要承担 “再商品化”的责任。法国则规定每人每年至少要回收4公斤电子垃圾。
今天上午的揭牌仪式上,与会专家表示,尽管我国出台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也涌现出了一批有效处理电子废弃物的技术与装备,但目前该行业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行业企业规模性差、竞争力弱。目前全国范围内从事电子废弃物收集或处理产业中具有资质的企业只有105家。去年7月1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基金》”)正式实施,这105家企业中符合标准的补贴企业仅43家,今年将新增21家。获得资格的企业普遍规模偏小、竞争力弱,与国外相关企业在技术装备、人员素质、处理能力都有较大差距。
《上海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发展规划(2011-2015)》显示,上海市现有电子废弃物利用处置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环氧树脂粉末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拆解产物尚未开发出最佳可行技术,电子类危险废物的处理技术装备和技术支撑能力显得薄弱。人员缺少、专业水平低下也是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至今,国内专门培养电子废弃物行业的技术人才机构屈指可数,现有行业人员大都通过学科边沿、短期培训等入行,行业存在很大人才缺口。与会专家还指出,自《基金》实施以来,上海仅有两家企业获得补贴资格,显示本市在该行业区域竞争力稍弱。
手机、打印机也应纳入补贴范围
王景伟表示,目前全国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中标企业为105家,到2015年预计全国年处理量达500万吨,以平均每家企业1万-2万吨产能计算,至少还需要300家企业。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以确保废弃“四机一脑”回收处理率50%、力争达到80%的规划目标,全市2015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总回收拆解处理量预计209万-334万台。
据透露,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计划五年内为政府主管机构提供咨询与决策研究报告10-15份;申请技术发明专利20项;与企业合作实现3-5项技术成果的引领与示范;重点扶持企业3-5家,建立校外产学研合作基地,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100名、本科生200名;为企业达到国家制订的技术标准服务,扶持1-2家企业成为上市公司。
目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已在电子废弃物资源化领域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例如,由该校研发的“微生物浸出PCB(印制电路板)及电子产品中贵金属”的技术,采用微生物方法处置电子废弃物,确保处置过程的绿色环保。该技术目前通过国家行业协会及省部级技术鉴定、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并正在进行更大规模化生产应用。此外,由二工大研究开发的废弃PCB非金属材料再利用、废弃硒鼓处理、废CRT显示器脱铅、电子废弃物再制造等技术,目前已申请多项专利、具备了规模化转让条件。
根据去年7月1日起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国家对处理企业按照实际完成拆解处理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数量给予定额补贴,但享受补贴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主要局限于“四机一脑”。王景伟教授呼吁,将手机、打印机等人们工作、生活中常用的电子产品也纳入补贴范围,以免这些电子产品总是被一些追求经济效益时难以兼顾环境效益的小作坊式企业收集处理。
回收技术、环境风险需进一步评估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光明与电子废弃物打了十几年交道。他说,电子废弃物是本世纪初引起政府部门重视的。在此之前,国内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很慢,而到了21世纪初,随着大量废旧家电的产生,回收利用和环保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当时,在广东贵屿、浙江台州等地,出现了很多回收废旧家电的“作坊”,他们用焚烧、强酸分解等方法提炼电子废弃物中的贵金属,造成了严重污染,屡屡被媒体曝光。 2001年,上海市科委设立专项,研究电子废弃物管理与废CRT (使用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器)回收技术。 “阴极射线管含有铅,在拆解利用过程中要防止铅污染。资源化利用的另一项关键技术,是将电器中的金属与非金属分离,分别加以提炼、回收。 ”李光明解释说。
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和产学研合作,李光明教授表示,如今,电子垃圾的规模化拆解技术已经成熟,并实现了产业化。在这一行业中,有“四机一脑”之说,即电视机、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脑。上海正规企业的拆解设备,能将废弃的“四机一脑”迅速拆成各种部件,并对其中的金属、非金属进行回收利用。在此过程中,能达到基本的环保要求,如防止冰箱、空调中的制冷剂泄漏。对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的废锂电池,同济大学专家研发出了废锂电池安全破解,各有价材料组分间的机械物理分离回收工艺与设备,实现了废锂电池中贵金属、有色金属及塑料的资源化综合利用。
谈到目前仍存在的问题,李光明认为,在对电子废弃物的高附加值材料的深度提炼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各项回收技术的环境风险需要进一步评估,这是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此外,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产业链有待完善。目前,回收企业做的工作主要是拆解,而对拆解后如何做成新的产品,这条产业链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李教授还建议市民适当改变消费观念。“如果很多市民愿意买利用回收材料制成的电子产品,如电脑、手机,那么从废弃物到新产品的整条产业链可以更快地建立起来。 ”
与李光明教授的观点相仿,上海新金桥环保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杨义晨博士也认为国内技术在高附加值材料的提炼方面有待提高,“比如说,国外技术能将金、银等贵金属提炼出98%,而国内只能提炼出70%-80%”。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应加强对环境污染物的处置。 2008年,国家环保部出台了 《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该《办法》套用了其他一些标准,虽然为电子废物的环保利用提供了保障,但业内人士认为还不够完善。“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物理法(如破碎)、化学法(如强酸)、焚烧法等处置方案做出更全面的环境评估。”杨义晨说。
随着iPad等新型电子产品的流行,对这类产品进行资源化利用研究,也是当务之急。废旧iPad中有哪些可以提炼的“宝贝”?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哪些污染?这些都是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问题。“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学研开发中心成立后,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开展更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并希望高校为我们这类企业输送专业人才,同时也能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催生出更多、更绿色的产业化技术和装备。 ”杨博士说道。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