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铜行业“危机”显现 利废企业何去何从

2012年12月26日 10:18 250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作者:

  回顾2012年废铜行业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困难与挑战并存,机遇与希望同在”。2012年对人类而言是不寻常的一年,根据玛雅预言,人类将经受末日的考验。对废铜行业而言2012年也同样充满着各种不寻常的因素:欧债危机、美国大选、QE3、 “十二五规划”……种种因素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整个废铜行业的发展。

  经济下行 废铜行业“危机”显现
  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及世界经济复苏趋缓的影响,废铜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废铜进口数量小增,幅度偏弱。截至11月,2012国内废铜进口总量为442万吨,去年同期累计424万吨,同比增长4.1%。
  行业整体利润被压缩,只见生产不见收益。以精诚铜业为例,公司属于加工型企业,其中废杂铜及电铜原料占比达60%-70%。,但综合毛利水平不高仅为5.45%。
  需求订单减少,流通性下降。从经营再生铜贸易的公司可以了解到,今年再生铜贸易长期处于交易不畅的局面,由于下游用铜厂家按需采购为主,因此贸易商手中长单不足,废铜滞销时有发生。
  企业发展艰难,资金人才成瓶颈。2012年由于央行多次收紧银根,废铜行业资金注入量减少而导致繁荣度下降。另外,招工难成为行业的一大难题。由于传统废铜集散地多位于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高,加上近年中西部发展加快导致部分劳动力回流。人才的缺失导致废铜行业难以发展壮大。
  虽说国内废铜行业整体处于“内忧外患”,但今年的废铜行业还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废铜集散地进一步优化再生铜产能布局,加快了结构调整,实现了产业升级与产业规范,使整个行业得到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在“十二五”规划的春风下,大批省市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化、体系化发展,开发大规模“城市矿产”项目。以广西梧州为例,梧州市政府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大力发展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如今,梧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园区年产30万t再生铜冶炼工程已开始投产、千亿产业园项目亦已启动。像这样的例子在全国来说不在少数。

  “铜都”困境缠身,科技助推产业转型
  清远废铜行业跟全国所面临的问题,但又表现出地方特色的鲜明特征。
  进口规模减少,原料质量难以保证。2012年清远废铜出现明显的下滑,这一情况在上半年表现尤为明显,一季度清远地区废铜进口额仅为2亿美元。在原料的采购商由于国外供应商的良莠不齐,原料质量上往往难以保证。
  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企业开工率低。清远废铜行业基本以最低级的废铜拆解为主,企业抗风险能力较低。今年受价格波动与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企业开工率处于多年来较低水平。例如,大型拆解场容纳劳动力40-50人,今年却只有20-30人,开工率比往年下降50%。
  政策优势不明显,企业费用成本增加。当地税务部门对企业的固定税赋是1.2%,而江西等地则采取优惠税收使企业产品难以实现价格优势。
  进口价格倒挂严重,通关时间延长。从今年国内外铜价走势来看整年基本都处于外强内弱的趋势中,最高价差曾达到4000元,换言之废铜进口不但无利润保证,有时甚至还处于亏损状态。
  面对上述种种压力,清远再生金属行业迅速调整思路,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主动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使产业从重视产能扩张转变为重视技术提升。去年,清远再生铜产量已达5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9.23%,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截至目前清远拥有环保进口定点企业25家,规模以上企业86家。形成集回收、拆解、冶炼、深加工、销售和科研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成为清远工业经济支柱产业。

  利废企业经营转变,信息服务优势显现
  作为废铜行业企业在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也在转变观念、深化发展。
  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迈进。从简单的拆解逐渐转向铜砖熔炼、铜材初加工,逐步完成产业升级。
  从以前的坐商到如今的自求出路。以前的废铜行业略带“吃老本“意味,如今在金融风暴与欧债危机的洗礼下,各大企业纷纷认清形势谋求发展,通过“校企合作”、“银商合作”等多渠道、多形式壮大企业。
  合理运用金融贸易工具规避风险。通过点价交易或期货工具将价格风险进行合理转移保证经营收益。
  提高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引入先进机器设备与工艺提供工作效率、压缩生产周期从而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
  国内最大的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清远铜交易中心总经理徐平表示,“传统的再生铜贸易模式中的信息不对称、资源难以共享、商机匮乏等,已经严重影响现今废铜行业贸易发展,今后的行业发展必须重视资源信息的共享与产业配套服务的利用,以达到有效提高再生铜的流通效率,减免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推动再生铜产业升级。“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