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田铜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012年07月06日 22:11 518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先进单位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始建于1986年,是国内最大的再生铜加工利用企业。公司占地2000多亩,总资产60亿元,2011年生产各类铜及铜加工材近40万吨,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59位,制造业企业500强第133位。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涵盖铜加工、铜冶炼、新材料、有色金属贸易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下设十几家生产型子公司和科研机构,主要产品有铜棒、铜线、铜管、铜带、漆包线、阴极铜、阀门、水表、磁性材料等,产品产量均居行业前列。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视科技创新和循环经济发展,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金田”注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公司以“绿色金田”为环境目标,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通过了浙江省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多次被评为省绿色企业(清洁生产先进企业),荣获“宁波市环境友好特别奖”,被列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和全国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一、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再生铜加工利用行业
公司以“创建现代工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企业使命,长期致力于废杂铜的回收利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再生铜回收利用产业基地,并形成了国内废杂铜综合利用率最高的循环利用产业链条。2000年至今,公司再生铜加工产品产量连续12年居于行业前列;2006年至2010年,累计加工利用再生废杂铜过百万吨,有效缓解了我国铜资源短缺的压力,为中国铜加工工业的稳步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支撑。
公司凭借特有的行业经验和技术优势,直接利用各类废杂铜生产铜加工材。与使用铜精矿、阴极铜等为原料的传统工艺相比,具有工艺流程短、设备紧凑、金属回收率高、能耗少、生产成本低、污染轻等优点。公司已经形成了从废杂铜资源的国内外采购 - 废杂铜的分选 、拆解 - 冶炼(标准阴极铜) - 加工(管棒、型线、板带等)- 利用(铜阀门、水表等)的完整的资源循环产业链,能够处理从紫杂铜、黄杂铜到低品位铜废料的几乎所有含铜原料,并保持了产品附加值逐年提升、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发展态势。公司已在废杂铜直接利用率、产品综合成材率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已接近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公司建立了高效的废杂铜细分多次分拣、针对不同品种的原料采用不同的处理加工方法,做到废铜资源的“吃干榨尽,充分利用”。原料处理单位对入库废杂铜实行二次分拣和配料,然后利用高品位紫杂铜直接生产电工圆铜线,低品位紫杂铜精炼加工阴极铜,黄杂铜直接生产相应牌号的铜合金产品。
公司以规模化的“城市矿产”资源国际国内采购集散回收加工和循环利用方式,各种含铜废料通过不同层次、品类的产品构成的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大循环,且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将铜的直接利用率提高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资源利用的规模化避免了因企业分散、技术装备不力带来的二次污染严重,能源效率大幅度提高,产品的增值水平明显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公司因此于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010年被评为国家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二、强化科技投入和技术研发,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公司坚持科技研发与生产并重,攻克了一系列制约废杂铜再生利用的瓶颈问题,掌握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废铜再生技术,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自有技术和工艺,部分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2012年,由工信部印发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第一批)〉公告》,将公司两项技术列入第一批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先进技术的推广目录。
1、自主研发的“大吨位电炉熔炼-潜液转流-多头多流水平连铸技术和设备” 是循环经济的典范
公司投入48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攻关,开发成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吨位电炉熔炼-潜液转流-多头多流水平连铸技术和设备”,工作效率比传统工艺提高十余倍,金属锌的蒸发损失减少0.34%,单位产品电耗降低25.7kwh/t,烟尘排放量仅相当于国家二级标准规定的五分之一,为直接利用废杂铜大规模生产黄铜棒开创了一条既先进又实用的工艺技术路线,荣获2006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度宁波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列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第一批)》。
2、废黄杂铜水平连铸直接生产空心异型材研究及产业化
公司自主研究开发了整套熔体净化和精炼一体化工艺技术和装备,有效控制了熔体中杂质含量,确保了连铸产品质量;发明了以等轴晶为主的凝固控制技术、以细化晶粒为目的的电磁辅助连铸技术,解决了以废黄杂铜为主的空心异型铜合金材水平连铸易开裂、成品率低的关键技术难题,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性能;研发了分流导液、均温缓冷的石墨结晶器结构设计技术,实现了薄壁及小孔径异型铜材生产。该项目以废杂铜为原料规模化生产空心异型铜合金材,具有短流程、高效、节能、节材、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优点,产品最小孔径6mm、最薄壁厚3mm,为下游用户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加工成本,获2009年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被列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第一批)》。
2006年至今,公司先后获得有色金属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宁波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获得专利授权54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主持或参与制定了11项国家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其中7项已经颁布实施。
多年的持续投入和创新探索,公司在废杂铜综合利用方面已走在了同行业前列,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一些重要技术工艺也为其他同行所借鉴,并在行业内进行了推广,推动了国内再生铜利用行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