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警惕西方对中国稀土两面下注

2012年06月28日 11:28 484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近期,日本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日本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急剧减少了进口中国稀土,今年前4个月同比减少69%,日本稀土产业界在研究稀土替代技术的同时,利用供应多样化战略,开始摆脱对我国的稀土依赖。与此同时,美国、日本、欧盟与我国在稀土贸易纠纷上的磋商未有结果,贸易官司的风险依然存在。
  实际上,稀土出口贸易的萎缩在2011年就已经显现,当年我国稀土出口配额只使用了61%,业内此前的分析认为,这是由我国稀土价格上涨剧烈导致国外企业减少进口所致。
  当然,也有另外一个原因,日本企业正在加速推进稀土采购渠道的多样化和脱稀土技术的开发与普及。对于稀土中储量比较大的铈和钕等,预计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矿山公司将从今年起向日本供货。
  在国际贸易萎缩的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现行稀土出口政策的质疑并没有减弱。6月12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召开针对中国贸易政策的审议会议,批评“中国明显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限制”,贸易政策“不透明”。
  早在今年3月13日,美国联合欧盟和日本向WTO提起磋商请求,要求与中国就稀土、钨、钼等原材料出口限制一事展开磋商。按照WTO规则,磋商是争端解决程序的第一步,相关各方可利用这次机会达成解决方案,如果60天内磋商未果,美国将要求世贸组织成立争端解决专家组。
  西方国家提起贸易诉讼,通常都是针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政策的,而关于稀土的纠纷与其他贸易争端有点不大一样,是“要求中国出口”。长期以来,我国以世界23%的稀土储量来供应全球90%以上的稀土消费,多年来,稀土开采区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
  然而,西方国家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以不顾一切,不择手段;符合它利益的,就是“公平的”,反之,就是“不公正的”。至于中国因开采稀土造成的环境污染,与他们无关。现在人们看得很清楚,美国、日本、欧盟相互配合,正在对我国稀土进行“两面下注”,一方面缩减从我国进口稀土,另一方面又在WTO发起对我国稀土政策的诉讼,不断“拿中国说事”。
  面对西方频繁的小动作,我们要十分警惕,应化被动为主动,争回自己应有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从长远来看,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制定和实施一整套可持续的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战略,一是加强稀土资源开采的管理;二是加强稀土资源出口的管理;三是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稀土产业链。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