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什邡孕育“城市矿产”的产业梦想
2012年06月04日 16:6 8727次浏览 来源: 四川日报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凭借分类实现“零垃圾”
洛水中学“没有垃圾桶”的秘密其实非常简单。每个班级对垃圾进行第一次分类,分为纸张类、塑料金属类、不可回收类,每周星期五的“环保日”,学校就将各班级垃圾集中,当地的环保志工前来收运。学校,根本不需要垃圾桶。
这一模式已在台湾慈济基金会援建什邡的4所学校中尝试推广。负责推广的是一批留守的慈济志工,陈哲霖就是其中一员。他用一个月的现场指导,帮助方亭中学完成了“环保教育站”的建设。
新建成的环保教育站分为环保人文区、资源回收区、不可回收区。在环保人文区陈列着由废弃物制成的工艺品和环保产品。“4个矿泉水瓶就可以制成一件我们身上穿的T恤,9个塑料瓶就可做成一条毛巾。”陈哲霖说。
资源回收区则采用台湾学校普遍使用的环保太空袋,引导学生对塑料瓶、废弃纸张等可回收的资源进行分类回收。
在环保教育站的基础上,方亭中学还在教师中开展环保志愿者培训,以便指导和监督学生对垃圾分类,方便环保志工收运,以实现“零垃圾”的目标。
居民“放下麻将做环保”
在陈哲霖的建议下,方亭中学的“环保教育站”坐落在学校外缘,朝向社区街道的一面,装成了玻璃橱窗。“这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站,也面向社区开放,任何社区居民都可以走进来参观感受。”
而在洛水镇,越来越多的当地村民已经自觉加入到环保志愿者的队伍,“用打麻将的双手做环保”。目前,洛水镇已经有49名环保志工。
志工队伍的壮大,也让环保宣传效果呈现“雪球”效应。许多洛水村民开始自觉回收周边的瓶瓶罐罐、废旧纸盒,每天等待着志工们的收运。同时,每月一次的环保知识培训,也开始从洛水镇逐渐延伸到周边湔氐、冰川、马祖等乡镇。自觉回收周边的瓶瓶罐罐、废旧纸盒,每天等待着志工们的收运。同时,每月一次的环保知识培训,也开始从洛水镇逐渐延伸到周边湔氐、冰川、马祖等乡镇。
“在台湾,仅在台北就有4500个慈济环保站,每天参与工作的志工多达65000人。我们希望通过当地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将环保理念传递给什邡人民,发展绿色经济,享受低碳生活。”在洛水镇的慈济志工蓝甫琦说。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