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创新之举

写在青海省推出18个矿产勘查项目面向全国招商之际

2012年03月23日 16:30 150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媒体聚焦

  全国地勘事业蓬勃发展的新的春天已经来临。
  李克强副总理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提出要“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使青海真正成为我国的战略资源基地”。
  在提高我国资源保障能力的同时,抓住机遇着力推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青海而言,2011年注定会成为“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的关键之年,成为实施“358”战略目标的加速之年。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能源和资源需求快速增长,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利用境外资源难度加大,资源安全保障任务艰巨。国土资源部围绕中央的明确要求和国家需求,破解当前影响找矿突破的体制机制问题,组织开展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对于国家紧缺的矿产资源,根据即将出台的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体方案,国土资源部初步考虑在全国筛选近期有望实现突破的47片地区开展整装勘查,青海省有5片,是列入“国家战略”整装勘查的最多省份之一。
  4月8日,青海在北京推出18个项目,包括青海省茫崖牛鼻子梁铜镍矿普查、格尔木市别里赛北铁多金属矿普查等项目,主要为铜、铅、锌、钼、镍等有色多金属矿,铁多金属矿和金、银等贵金属矿,勘查程度全部为普查。其中16个项目在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一次性推出的项目之多、规模之大、项目质量之优、前期工作之实,在全国地质找矿工作中实为罕见。与此同时,这种部省合作联合推进的形式,也开了全国地质找矿之先河。
  座谈会上,青海省政府领导及省国土资源厅负责人,向受邀的国内37家知名矿山开发企业详细介绍了青海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矿产勘查项目基本情况、招商引资工作步骤和比选方案等。为了确保优化配置好矿产资源,吸引有资金、技术实力的企业真投实干,在招商引资中详细规定了严格的企业准入条件、资源配置条件、勘查资金投入、项目进度、成果报告提交时间等,并全部实行探矿权合同制管理,建立矿业权退出机制,对未按合同约定完成勘查资金投入、工作期限和提交成果报告的,收回探矿权。配置条件一般要求具有铁矿或有色金属采选及冶炼能力,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企业。
  如果说,起始于7年前,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与加拿大Inter-Citic公司联合勘查曲麻莱县大场金矿的举措,成为联合风险勘查短期内获得地质找矿突破的典范,点燃了大投入、大产出作战的星星之火;起步于两年前,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与山东黄金集团联合组建公司,实现了都兰县沟里地区金矿资源整装勘查开发项目蜕变,开创了商业性勘查开发的新局面,增强了青海省地勘单位的“造血”功能,实现了由“打工者”向“矿老板”的转变。那么,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随着18个较成熟项目陆续“名花有主”,随着更多的地勘项目成为强势企业战略版图上的重要“棋子”,青海的地勘事业和资源开发将迎来一个跨越式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青海省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的有关规定》、《青海省引进大型企业投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暂行办法》、《关于创新地勘工作体制机制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的若干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为商业资本进入地质勘查领域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中国铝业公司、内蒙古庆华集团、山东黄金集团等大企业先期进驻青海省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双赢。
  记者在座谈会上获悉,尽管引进大型矿企进驻为招商的主要目标,但在勘查方案比选中,将综合考虑勘查方案合理性及勘查作业能力、资金能力、业绩和信誉等要素,突出“三优先”原则,即投入大,勇于进行深部钻探验证的优先;国有地勘单位和社会资本联合成立企业,实行资本和找矿技术相结合的优先;勘查单位和矿山企业联合成立企业,实行探采一体化的优先。并将组成专家组进行比选,提出拟选企业建议,纪检、监察部门人员参与监督,做到公正公平。
  地勘事业蓬勃发展的新的春天已经来临,青海与这崭新的春天结伴而行的,还有开放的姿态、争先的意识、务实的作风、良好的环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那些已经入驻或即将入驻的大型矿业企业,将在青海这片土地上开出一朵朵鲜艳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