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党员姚昌期的平凡人生
2011年08月01日 10:45 2051次浏览 来源: 地址:江西南昌市二七南路552号地矿科技大楼1403室宣传部 分类: 来稿 作者: 陶雪琴
一位中等个子、头戴旧毡帽的老人,端坐在一个小方凳上,对面坐着的显然是他的老伴。两位老人坐在桌旁谈笑着,慈祥而又平和。
这就是九旬老人姚昌期,江西省九一五地质大队的一位老党共产员、离休老干部。
第一次见到姚昌期,是在他90寿诞后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我随九一五大队离退办的同志走进姚昌期家,我问道:“姚老,能否给我们讲讲您的故事?”老人听罢,摆摆手说:“没啥好说的啊,我和大家一样,平常人,平常心,简单、平淡。”看看旁边坐着的老伴刘以凤,桌旁靠着根拐杖,我问:“您的腿好些了吗?”这下打开了话匣,老太太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姚昌期老人的故事……
一
2011年元月3日,是姚昌其九十岁寿辰。街坊邻居、亲朋好友闻讯都来祝贺,老姚乐得合不拢嘴,拿出积攒不多的钱摆了几桌宴席。
宴后,老人把送来的贺礼一一退回。据说这是姚老一生中最奢华的一次宴席。九十寿辰那天,单位工会给老姚送去400元贺礼,老姚很是高兴,接过钱转身就送给了前来拜寿的孩子。老人摸摸孩子头说:“孩子,爷爷知道你家生活困难,拿着,买些书,好好学习。”在场的人无人不为之感动。
年前单位评选老姚家为“文明家庭”,并附200元奖金,这次拜寿一同送去,可钱还没到老姚的手中,他急忙对女儿说:“快,快去,把这两百元钱给你杜婶送去,前不久她动了手术,急需钱用。”女儿理解父亲的心意,急忙送去隔壁的杜婶家。
姚昌期从小是个孤儿,194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革命。他参加过淮海战役等多个战役,立了不少战功,得过很多奖牌。解放后,1954年转业到了南京华东地质局工作,1965年调到江西地质系统工作,他把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革命传统也带到了地质队。
历数姚昌期一生所干过的工作,他做过保卫,当过分队书记,做过井队指导员,当过车间主任,做过工会工作,搞过家属盐矿,退休前是大队车队党支部书记。1967年“文革”时,姚昌期和其他干部一样也“靠边站”了,到最基层的一线劳动,这期间他当过钻工、挖过槽探,做过炊事员。
曾获得过“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和江西省、地矿部“劳动模范”的姚昌期的大儿子、赣东北大队纪委书记姚农潮告诉我,吃苦耐劳并不可怕,父亲是穷苦人家出身,吃惯了苦。
还在南京地矿系统时,姚昌期分管化验室,兼任化验室的书记,老姚的爱人是化验室组长。有位职工与丈夫分居两地,身边有个两个月的嗷嗷待哺的孩子,生活很是困难。老姚就和爱人商量,定点去帮助那位职工做家务、洗尿片。
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地质队的条件非常艰苦,在单位领导的努力下,九一五大队解决了家属就业问题,兴办了家属盐矿。当时,姚昌期兼任家属盐矿的经理。勤俭办厂是单位的宗旨。为了尽量节省开支,姚昌期出差经常是自己掏钱吃住,有人说他是“傻瓜”,他总是笑笑说:“现在家属盐矿刚刚兴办,办企业哪有不吃点苦的呢?自己吃点亏没什么关系。”在他的带领下,家属盐矿的收入逐年增加,极大地增加了地质队职工家庭收入,为稳定一线职工安心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那个年代,很多人家并不富裕。七口之家的姚昌期家也一样。有的家里只有一个人的收入,甚至要抚养七八个人。因此姚老借钱、送钱给生活困难的家庭,就成了家常便饭。有一次一位职工因为应急,向姚昌期借了一笔钱,以至于造成姚家生活困难,姚昌期爱人便想去催款。姚昌期对爱人说:“你是杨白劳吗?人家有困难才会向你开口,怎么能去逼债呢?”
邻居童大爷说起老姚,不无感慨地说:“如果不是姚大哥多年相助,我是活不到今天了。”童大爷的儿子、儿媳长期在外打工,老两口长期病痛,童大爷经常卧床不起,家庭生活困难,关心照顾童大爷就成了老姚的必修课。只要听说童大爷没钱看病了,老姚就慷慨解囊。姚昌期老伴2007年不慎摔断了腿,在姚昌期的细心照顾下能下地活动了,为了解除童大爷的寂寞,他经常搀扶着老伴去童大爷家聊天。他说:“都是吃过苦的人,都是老人,都是生病的人,大家在一起互相照顾好啊!”
姚昌其对身边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总是慷慨解囊,在国家面临各种灾难的时候也是毫不犹豫,捐款捐物。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九江地震等,姚昌其总是最先到单位工会去,委托单位工会帮他转交钱物。姚昌其老人捐助灾害地区的钱物数以万计。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老姚就是这样用热心和爱心,一辈子始终如一地帮助贫困的人。老人的一句口头禅是:“我吃饱了、穿暖了,就很好了,党和政府给我这么多钱,我花不了这么多。”这是他经常送钱给贫困的老人、孩子常说的一句话。
走进姚昌期的家,50来平米的两室一厅的房子住了多年,原始的水泥地板,简单的玻璃窗户,简陋的桌椅,油漆已是斑驳脱落。老人一生节俭,大多的积蓄都用于帮助贫困人家。
二
姚昌期和老伴刘以凤已牵手走过了56个春秋。然而,他们的爱情却是简约的。1955年经人介绍两人相识,共同的经历让两位老人走到了一起。
我问刘以凤:当年姚昌期是什么地方让你动心了,你才愿以终身相许呢?
刘以凤说:我是贫苦人家出身,他也是贫苦人家出身,看他在单位处处吃苦在前,又是个党员,就这么嫁给他了。
嫁给老姚后,刘以凤为老姚生了两男两女四个孩子。四个子女都子承父业,也一辈子献身地质事业,而且每一个都很优秀。
我又问:“老姚这一生最让您感动的什么?”刘以凤说:“最大的感动就是经常把钱送给别人;再就是我生病这些年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相同的观念,深厚的感情,让这对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的夫妇,就这样一直不离不弃,白头到老。
2007年5月3日,姚昌期和老伴刘以凤吃了晚饭,和往常一样在院子里散步,突然,刘以凤被刚学会骑自行车的一个小女孩撞成了左腿粉碎性骨折。刘以凤在床上躺了一年多,四个儿女,只有小女儿和老两口住在同一个院子里,平时工作忙,大多的时候都靠姚昌期照顾。细心的照顾,让刘以凤恢复得很好,现在老伴能杵着拐杖下地了,姚昌期就每天坚持带老伴去户外活动,两位老人慢慢走,走一会儿,歇一会儿。即使在那寒冷的冬天,他也坚持带老伴户外活动。
子女年轻的时候,认真教育好他们,让他们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子女成年了,老两口相互关照,尽量不给子女以负累,让他们安心工作。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对待家庭生活的朴素态度。
三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现代医学和生活条件下,虽然也有不少百岁老人,但毕竟很少。因此我对老人的长寿很感兴趣。
我问姚昌期身体为什么这么硬朗?老人笑笑说:“坚持锻炼啊!”自年轻的时候起,姚昌期就坚持晨跑,晚饭后尽量坚持散步。年轻的时候他喜欢中晚餐都喝点小酒,酒量不大,吃些花生米、嚼几棵大蒜下酒。年纪大了,喝酒就渐渐少了,喜欢吃面食,少吃多餐,吃新鲜的蔬菜,喜欢吃胡萝卜、黄豆芽,尤其喜欢吃黄豆芽。不挑食,不吃荤食。还有一点让人惊奇,姚昌期居然一生从来不吃萝卜干和霉豆腐。早些年没有这么多得癌症的,也没人总结出霉豆腐里有致癌物质,但他就有这么一个习惯。老人是闲不住的,再冷的天也不会坐在家里不动,没事出来到大院里溜溜圈,肚子饿了,回家吃点零食,喝点白开水下咽。
老姚生活很有规律,尤其是退休后,从不暴饮暴食,每餐七成饱。不抽烟。有一次过大年,老伴买了许多荤菜,看着大碗的鱼肉,姚昌其坚决反对。他说,现在生活好了,天天都像过年,市场物资丰富,买这么多太浪费了,再说吃了太多的油腻的东西对身体不好。
在老姚家里,两位高寿的老人坐在简陋的桌旁聊天,没有取暖器,也没开空调,他们整个冬天即使再寒冷也不烤火。老人说:“穿了羽绒衣,不停地活动,哪会冷呢?”
想想现在很多领导干部,每天在酒桌上吃着丰盛的佳肴,坐着舒适的小车,最后却一个个得了“三高”,姚昌期清淡的生活方式,无疑体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精神境界,也无疑是当今某些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
其实,生活方式和习惯只能是长寿的一个原因。永远保持一个清淡、平和的心态,才是最为重要的。
1976年,单位考虑他为家属盐矿付出了艰辛劳动,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决定把“百分之三”加工资的名额留给老姚。他知道后急忙找到领导,坚决回绝,他说:“我是双职工,百分之三加工资不容易,请领导考虑那些在一线的、家庭生活困难的职工吧!”姚昌期坚持让给了一线的职工。
1979年单位再一次给“百分之三”加工资。单位考虑姚昌期作为南下老干部工资一直很低,又把“百分之三”的名额给了老姚。这一次他仍是推让,让给了一位家庭生活困难的职工。为此姚昌期的工资在1985年工改前一直很低。
纵观姚昌期平凡的一生,他的辛勤劳动、乐于助人和清心寡欲的品格,是长寿、乃至做人的法宝,更是一个共产党人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