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歧视的内在根源与表现
2009年07月01日 10:36 1727次浏览 来源: 大路人才网 分类: 人才资讯
当下的社会,国人对就业歧视普遍存在“集体无意识”,对无孔不入的就业歧视现象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以至于这种意识融化于血液之中。制度层面的歧视杂质较好清除,清除社会文化层面的歧视基因绝非朝夕之功。
某些政府机关不但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反而开出歧视性的条件,使得企业纷纷效仿,在社会上助长了就业歧视的思潮泛滥。
当下中国,劳动力供过于求,就业是难题,而与此问题如影随形,就业歧视问题在一定层面上存在也是客观事实。何谓就业歧视?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加入国际劳工组织《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这个公约对“就业歧视”作了明确的界定。简而言之,就是“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原因,具有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作用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视为歧视。”这个界定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就业和职业生涯中,用人单位不得采取法律禁止的差别对待,从而对当事人就业和职业的机会造成损害,这样的行为一般认定为歧视;二是法律禁止歧视的主要领域有种族、民族、宗教、性别、社会出身等;第三,如果用人单位出于职业本身的内在需要做出的区别可不视为歧视。在我国,就业歧视的表现除了国际公约所列举的以外,还有年龄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籍贯歧视、长相歧视、身高歧视、姓氏歧视、属相歧视等。为此,应当全面分析就业歧视发生的原因,洞察产生就业歧视的内在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抑制就业歧视现象的发生,逐步完善公平就业的综合配套措施,以利于积极就业方针的贯彻落实。就业歧视从产生原因与表现上看,有以下几个因素。
经济体制转型和劳动力供过于求是就业歧视产生的根本原因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者的就业活动是严格按照政府计划行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用人单位在招工用人过程中,虽然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好,但是总体说来,采取平均主义的做法,就业歧视并不严重。尽管有些岗位有限,但是为了安排就业,国家采取硬性政策手段,强行安排就业,一个岗位几个人在工作的情况普遍存在。有些就业群体,如复员转业军人的工作分配,是以完成“政治任务”的名义下达的。劳动者个人禀赋的差异与用人单位领导及劳动主管部门没有经济利害关系,因此没有产生就业歧视的经济根源。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见雏形。用人单位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自主地决定用工形式、用工办法、用工数量、用工时间、用工条件等。一部分用人单位以为,拥有用工自主权就可以制定各种规章来约束员工行为,而自己则可以毫无约束、为所欲为,这实际上是对用工自主权的滥用。于是,就业歧视就这样打着“用工自主权”的旗号,开始公开无忌地泛滥开来。
就业歧视公开无忌地泛滥还与我国劳动力供过于求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户籍制度和城市粮油副食品定量供应制度的存在,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被束缚在农村土地上,很难进城务工。改革开放以来,上述制度逐渐被打破,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纷纷向城市转移,城镇人口上升与农村人口下降成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人口变化最显著的趋势。仅从当前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我国目前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局面,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经济体制持续转型,劳动力供过于求将长期存在,劳动力市场将长期处于“买方市场”的态势。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用人单位有着很大的用工选择范围和空间,在“择优录取”合理借口掩盖下,有轻而易举实施就业歧视的客观条件。
平等就业权有三层含义:第一,就业机会的开放性具有普遍性,任何就业机会都应该向所有应聘劳动者开放,而不是向某一部分特定的人开放,首先在应聘程序上保证平等就业机会的权利;第二,就业录取标准的统一性,不应因人而异,“见人下菜碟”,否则就意味着有人享有“特权”,这显然违背机会均等原则;第三,是就业标准的可达性,即对应聘劳动者来说,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如果标准对某一部分人来说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就等于一开始就把这部分人拒之门外,这显然也是违背机会均等和初始公正的。但是从目前的现实看,劳动关系的另一方———用人单位,在应聘者的道路上设置了太多太高的“门槛”。如在性别上,考虑女性生育、哺乳等因素而改变用工计划,增加用工成本,因此许多单位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性别歧视。在年龄上,考虑年轻员工身体健壮,患病率低,节约医疗费用,请病假的几率低,劳动生产率高,于是过度提高年龄标准,产生年龄歧视。就业中的户籍歧视,不同的单位不尽相同,有的单位愿意用外地员工,并提供住房,目的是随时可以实施加班,减少用工数量;有的单位愿意要本地户籍的,除了容易降低“不辞而别”风险之外,亦可以不提供食宿条件,降低用工成本。还有工作经历歧视,用人单位为了节约培训成本,对新毕业大学生存在就业歧视。为了取得初始的工作经历,毕业生中竟然出现了“自费就业”的咄咄怪事。对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歧视,表现为让他们干“脏、苦、累、险”的工作,却给予微薄的报酬,不提供完善的社保待遇,甚至使他们难以按时足额地领到工资,其实质也是降低用工成本,取得超额利润。总之,一些用人单位表现出的种种就业歧视,其要害是肆意滥用用工自主权,摒弃社会主义义利观,以谋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的招工标准,忘记用人单位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制度缺陷和法律缺失是就业歧视长期存在的温床
引起就业歧视的制度缺陷表现在多个领域。比如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城乡形成一堵无形的墙。城市市民产生优越感,对农民工表现为经济上接纳、心理上排斥。农民工沦为“边缘人”,社会上不同程度地对农民工存在偏见和歧视。另外,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是覆盖国有企业职工、机关公务员和部分事业单位职工,并且“五大保险”是比较完备的。农民工、私营企业职工被社保覆盖的面并不大,有的用人单位甚至以不录用相要挟,使应聘者不敢提出社保待遇的正当要求。有相当数量的应聘者是以忍受社保制度的歧视为代价走上就业岗位的,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和可悲。
就业歧视的产生还与法律缺失有关。一是立法的分散性,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颁布出台。我国有关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条文散见在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我国批准的国际公约等文件中,其中还有不少暂行规定,立法层次较低,实施力度不大。二是立法内容注重原则性,对就业歧视界定过窄,许多现实广泛存在的就业歧视没有进入法律监督的视野。三是法规条文过于空泛,缺乏执法的可操作性。比如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但是劳动法仅保护具有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就业者,而劳动者因就业歧视被拒之于岗位大门之外,则委屈有加,呼告无门。有的用人单位为了控制员工采取各种歧视手段,就业者为了保住饭碗不得不忍气吞声。劳动法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之前,即招聘环节缺少可操作性的保护应聘者的法律条款,应当说是法律的重大缺失。四是就业歧视受害者缺乏司法救助的途径。根据我国现有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及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目前我国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不包括就业歧视。同时,现有民事法律也没有对就业歧视作出具体规定,受害人无法依法提出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五是现有法规中仍有不少涉及就业歧视的规定,应当及时予以剔除。比如法规中要求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本地常住户口的劳动力不足情况下才能使用外地劳动力;要求有关单位优先安排本地生源的毕业生;规定某些行业工作只能由本地人员从事;公务员只招用本地人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因此,应剔除现有法规中涉及就业歧视的条款,拆除产生就业歧视的温床。
社会文化的“集体无意识”使就业歧视处于“习以为常”状态
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文化影响根深蒂固。封建社会长期受宗法制度的统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森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文化源远流长。人人平等的观念被视为“犯上”和“大逆不道”。我国没有经历过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没有形成过如西方那样的市民社会。在我国,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劣根性在社会上有相当的市场。当下的社会,国人对就业歧视普遍存在“集体无意识”,对无孔不入的就业歧视现象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以至于这种意识融化于血液之中。制度层面的歧视杂质较好清除,清除社会文化层面的歧视基因绝非朝夕之功。首先从政府机关招聘公务员中可见对就业歧视无意识。如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时,条件苛刻,很多人无形中被排除在外。比较常见的是其中一个限制性条件即是当地户口,成为典型的户籍歧视。某些政府机关不但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反而开出歧视性的条件,使得企业纷纷效仿,在社会上助长了就业歧视的思潮泛滥。在企业层面上,有一些雇主运用歧视手段,给新上岗职工一个“下马威”。有些雇主在不同的职工中故意制定出差别各异的待遇水平,将劳动条件、食宿条件、福利待遇分出三六九等,有意促成员工之间相互歧视,其目的有三:一是待遇分出层次,容易降低用工成本;二是差别的待遇有助于保持职工之间的距离;三是雇员之间相互歧视,有利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从消费者的层面上来看,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现象有一些是由于消费者的文化和心理因素而产生的。比如有的消费者愿意同性服务;有的愿意异性服务;有的消费者对某些行业的服务者十分挑剔,比如身高、胖瘦、相貌、性别、年龄、籍贯等都有特殊的偏好;而店家也正好利用消费者的歧视要求提高收费标准,并在招聘员工时,以用户需求为口实,“名正言顺”地进行就业歧视。总之,在机关单位连篇累牍的招聘启事中,在企业铺天盖地的招聘广告里,在每个消费者、劳动者的意识内,都存在着就业歧视的文化基因,存在着被全社会大量所熟视无睹的就业歧视“见怪不怪现象”。全社会需要进行社会主义平等观、公平观的启蒙式教育,需要对封建主义的等级文化进行洗心革面、脱胎换骨般的革新和改造,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地坚持与就业歧视以及任何形式的歧视现象进行不疲倦的斗争,而最根本的一条,是创造出更发达的生产力和更雄厚的物质财富基础,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责任编辑:mq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