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干部解决3名大学生就业? 人事局回应走后门

2009年07月01日 10:19 133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人才资讯

      5月14日,潍坊市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潍坊市人事局给全体干部下了“死任务”,每名干部至少要为3个毕业生落实就业岗位。

  据了解,2009年,潍坊市预计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4.5万人,加上以往尚未就业的5000人,约有5万名毕业生需要就业,而潍坊市人事部门的一项统计数字显示,截至目前,潍坊当地高校2009届毕业生的初次签约率最低的仅为1%-2%,远低于往年。

    该局局长杨同光说,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民生焦点问题,因此,潍坊市人事局要求全局每个科室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每名干部为3个毕业生落实就业岗位,每个科室必须完成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任务。人事局还要实施旬报制度,定时上报落实就业的情况。

  该局事业单位登记办副主任逄峰称:给干部下达这样的任务是头一次,说明今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为了完成任务需要他们到企业、到社会上去找门路、想办法。

  记者追问

  面对“走后门”热议,人事局官员回应——

  给亲友孩子找工符合人之常理

  以往,记者曾听说种种摊派,比如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一些地方给干部下达招商数量。但是,把毕业生都承包、摊派却还是头次听说。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人事局干部又能怎样完成这一帮三的任务呢?在这其中,会不会给开后门造成条件?面对各界的热议,昨晚,山东省潍坊市人事局分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副局长张正志接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独家专访,首度正式回应各界的质疑。

  落实岗位 只是一种意志

  记:有报道说潍坊市人事局出台了一个规定,就是人事干部要给毕业生落实岗位,是吗?

  张:应该说这不是一个硬性的规定,我们主要是针对困难家庭毕业生,要求一人帮三个,把毕业生的工作安置好,这只是一种意志而已。有学生需要我们去帮助的话,我们可以向有相关岗位的企业推荐,因为我们掌握了这方面的资源。

  记:不少网友觉得人事局帮助学生的愿望是好的,但建议人事局应该是出台一些公共政策,提供更多的岗位,而不是具体地去为谁安排工作。另外,你觉得人事局的干部怎样完成一帮三呢?

  张:我们是人事主管部门,人的需求计划我们掌握了,如果学生需要帮助的话,我们就可以向相关企业推荐。

  记:你要落实的这些毕业生,是困难家庭的毕业生,怎么来认定呢?

  张:我们有一个标准,必须符合才可以。

  记:刚才说到了是1人帮3人,你们局有60名干部,那就是能帮助180名学生,可今年整个潍坊市需要就业的学生有5万多人。

  张:我们60个人,怎么可能完成5万人的就业呢,刚才说了,只是一种意志,而且我们是以多种渠道,多种途径。

  为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就不能帮?

  记:比如我是干部的话,我具体解决哪三个,这个对象如何确定?

  张:帮助对象是由办公室部门确定的,因为有需要的毕业生都要到办公室部门报道,我们根据他们的需求,分配到干部的身上。

  记:网友们比较多的质疑点在于,怀疑这样会出现走后门的现象。比如我是一个干部,我要推荐3个毕业生,我具体去承包谁,我可能去找跟我有关系的,或者送了我人情的这样的毕业生,我可能更有积极性去推荐他。

  张:如果是这样的人,我们发现一个查处一个。

  记:比如七大姑八大姨找到我,说让我帮助他们家的孩子。

  张:如果七大姑八大姨找你,那也许存在着就业困难的问题,如果是的话,也可以帮的,为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就不能帮?

  记:可是你们的关系毕竟是在工作当中建立起的人脉关系?

  张:用于正常的推荐,帮助所有的就业困难的人都是合理的,不是说因为是七大姑八大姨的孩子我就不管了,你觉得这样合乎人情吗?

  记:也就是说,你们不反对这样做了?

  张:我们不反对这样做,只要是有需要的,又是困难家庭的,我们都要帮助,这样做也符合人之常理。

  声音

  以“权”谋岗不应提倡

  凡是有益的尝试都值得褒扬,从这个角度讲,潍坊市人事部门这种做法也值得肯定。

  但是,通过给人事干部下指标的办法,也有诸多地方值得商榷。首先,较之5万名毕业生,人事干部数量显得很小。每个干部帮三个学生就业,对于解决学生就业可谓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其次,企业用人属于自主行为,人事干部帮学生就业,对用人单位施加的影响是权力,以权谋岗将会顾此失彼——学生有就业岗位了,企业的自主权力也许被侵犯了。第三,将会造成大学生就业不公平。人事干部帮谁就业?既然规定没有要求,按常理,必然要帮助亲朋好友或者身边请托的人,这种失去平等竞争平台、依靠权力帮扶就业的做法,“有关系”的就业了,而没有关系的就业更难了。

  当然,笔者并非否定人事部门积极有为,热情帮大学毕业生就业。笔者只是认为,帮扶大学生落实就业,还有更多的途径和方式,并且比给干部下指标更为有效、公平和合理。比如,地方政府部门应多组织大学生供需洽谈会,实行企业和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就业;政府部门不能把吸纳毕业生就业简单推卸给企业,政府应该有所作为,如拨付转向资金,鼓励企业多招收毕业生;或者实行大学生实习制度,实习期间所支付的工资,由企业、政府分担等。这些就业办法,哪一种都比人事干部帮扶的力度大、范围广、效果好。

责任编辑:mq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