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万毕业生挤求职末班车 没找到工作与心态有关
2009年06月23日 10:48 1206次浏览 来源: 大路人才网 分类: 人才资讯
南京国展招聘会大企业门庭若市,中小企业门可罗雀
6月21日,江苏省13市联动,举办了我省09届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的最后一次大型公益招聘会。据介绍,21日在主会场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共有招聘单位299家,提供岗位5286个,进场求职学生3.5万人,意向洽谈1.78万人次。一位就业专家告诉记者,到现在仍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应该多多自省,虽说今年有就业形势严峻这样的大背景,但不少时候,能克服自己的某些心态,工作并不如传说中那般难找。为此记者在招聘现场实录几种阻碍找工作的心理误区,希望能够对那些还在找工作的毕业生们有所帮助。
心理误区1 只瞄大企业,坚决不去中小企业
“还有9天就要离校了,拿着毕业证我却没有去处。今天一大早我就带着10份简历来了,希望能踏上‘末班车’,在离校前找到工作。”昨天,前来参加招聘会的江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大四女生李同学告诉记者,她的心里真的很急。记者注意到,跟小李一样,赶在派遣截止期前把自己“卖出去”的许多毕业生,都把“宝”压在了当天的招聘会上。
“只要看到招我们专业的岗位,我就投上一份简历,说不定用人单位会通知我笔试、面试呢。”小李怀着“侥幸”心理,在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区排起了队。昨天上午9点半,这个招聘区就排出长龙。“我的英语没过六级,也没当过学生干部,用人单位匆匆看了几眼简历,就让我出来了。”挤出人群,小李一脸沮丧。记者发现,排了近一小时的队伍,她的面试时间还不到一分钟。有的毕业生情况还不如她,没机会和用人单位对话,排一个小时队就为了交一份简历,招聘会成了“简历投递会”。
然后,紧挨着江苏银行前的“长龙”,“邻居”江苏金东典当行有限责任公司展区前,光顾的应聘者却是很少很少。“目前中小企业严重缺人,每天忙得不得了,而同时,很多毕业生工作没有着落,一筹莫展。”南京市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连文杰对记者说道,“毕业生的眼睛都盯着大企业,不看重中小企业,这是他们找工作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树大好乘凉嘛,大企业待遇好,有上升空间。中小企业不稳定,能否挺过金融危机还很难说呢。”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应聘者都抱有这种看法。“这个观念不对,事实是,中小企业更有发展空间,它分工不会很细,应届毕业生更能学到最基本的商业规则。”连文杰认为,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准入门槛低,很适合即将走出校门、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生,让他们积累知识、社会阅历、市场规则等。工作还没有着落的毕业生,不妨把眼睛从“大”转投“中小”。
心理误区2 工作不好找,也不愿降身价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省国信集团……金融危机后,有人曾抱怨招聘会上难见名企,不过昨天的招聘会上却来了不少“大牌”。记者发现,这些大牌单位对求职者提出了很高要求:众院校“起步价”最少也在硕士,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甚至还打出了34个职位清一色博士的苛刻要求。
然而就是这样,两位南京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两名女博士仍向记者坦言工作不好。“我们理想的工作在科研院所、事业单位,薪水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可以施展技术的平台,但现在看来要农学博士的很少。如果找不着就等下半年看看,进企业,学了这么多年,我们不太愿意。”
如果说两位女博士坚持工作要合专业才导致她们工作难找还有点“情有可原”的话,南京审计学院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小薛,他的找不到工作就明显带上了情绪。昨天,他带了10多份简历,在招聘场上耗了4个小时,却只投出3份简历,“好不容易碰到一家能谈得来的单位,最后却只开出1200元的薪资,这让我怎么生活啊?难道大学生就这么不值钱?"小薛忿忿地对记者说,1500元的月薪是他的底线,最终,他带着遗憾的心情离开了。“大学生期待更高薪水,他们的要求无可厚非。”和小薛“没谈拢”的那家单位的人事负责人却向记者透露,企业是根据员工的个人能力来定薪酬的,对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开出高工资,存在一定风险。“我们只能先开1200-1500元的工资,经过一段时间后,毕业生的能力凸显出来,其实工资待遇也就能跟着上来了。”
心理误区3 怪就怪我大学专业没选对
南京邮电大学统计学专业大四学生陆敏伟手头上没有任何工作机会,他将主要原因归结于专业设置的问题。“我们统计学,不但要学数学分析,还要学财政与税收、微观及宏观经济学、数据库原理等各方面,课程很杂,学得很浅,只能学到一点皮毛,找工作时体现不出专业优势。”陆敏伟认为,学校完全没有必要让他们学那些与统计专业无关的课程,比如通信等。
陆敏伟的抱怨是一定道理的。记者了解到,“广而不专”,许多用人单位也对大学生的课程设置“颇有微词”。江苏金桥国际旅行社企业运营部经理周妍就认为,高校有的课程很“浮夸”,比如管理类的专业,学生往往只能学到基础的管理知识,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甚至都不知道管理类岗位是做什么的。因此,她建议高校与企业建立一些合作,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设置针对性强的课程,并将实践作为一门强制性的科目来进行,把学生输送到岗位上去学习,了解岗位特点,熟悉职业环境。
但是,就业专家也提醒,现在再来抱怨专业没选对,对于找工作一点意义都没有。这个时候,更需要开拓思路,尽管专业没选对,可通过大学的历练,还是一样能收获能力的。某种层面上讲,南京工业机械制造专业的江振洋是个不错的榜样——为了招聘会,江振洋特意制作了两种简历,一份针对的是本专业机械类工作,另一份则是文学编辑类工作,前者是简单的一张A4纸,后者附上了多年的作品集,足有20多页。江振洋说高考填志愿学工科是因为大家说机械将来赚钱,但自己真正的兴趣还是在文学上,大学四年他当了多家网络诗词论坛的版主,常和网友“切磋”,作品也有不少变成了铅字。11页A4纸上密密麻麻的诗词是他从平日作品中挑出来的,5页读书笔记也都是用文言文写成。江振洋说对于未来他做了两手打算,“一来看看有没有杂志社的工作可以做,另外机械类的工作也找一找。” (记者 戚庆燕 杨彦 )
现场特写
75岁爷爷陪孙子孙女逛招聘会
从去年10月份开始,南京市各类招聘会就没有停歇过,21日一场招聘会给人非常明显的感觉是,场内陪同的家长明显变多了。几乎在每一排展位前,记者都可以看到手拿展位分布图,跟随在孩子身边的家长,少数甚至还会直接和用人单位交流。
“孙子、孙女都是今年毕业,今天来招聘会找工作,我也跟来看看,孙女的爸爸妈妈也来了。”在招聘会现场,一位手拎布包、头发花白的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问年龄,老人已经75岁高龄。“到了现场孩子们就跑得没影了,我和儿子媳妇只能自己逛逛,看看情况,今年找工作真不容易。”
和这位老人一样,秦女士也是陪儿子来找工作的。秦女士告诉记者儿子学的是化学,毕业两年了,上一份工作在扬州,现在企业倒了,所以回南京重新跑招聘会。“孩子着急我们也急,家长陪着找工作单位会觉得孩子独立性不够,这我也知道。其实应聘的事都还是他自己来,我就是帮着参谋参谋。小孩子容易挑这挑那,我在后头看着觉得条件差不多,可以劝他定下来。”
责任编辑:mq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