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濒临破产到行业龙头 “中信重工现象”探秘
2009年06月10日 16:35 14477次浏览 来源: 大和网 分类: 有色装备 作者: 赵志伟
从濒临破产到重新成为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仅仅用了4年时间,业界称为“中信重工现象”。
更让人振奋的是,凭借其不可替代的行业地位,中信重工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视作发展壮大的战略性机遇,正在努力成为世界级重型装备制造基地。
“中信重工现象”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奥秘?
定位高端 谋求“云层之上”的竞争优势
中信重工的前身是洛阳矿山机器厂。作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这个“共和国长子” 1996年至2003年生产经营举步维艰,职工曾累计19个月发不出工资。
2004年初,中信集团果断调整了企业领导班子。新班子上任伊始,便紧紧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和世界制造业产业转移的重大战略机遇,团结带领干部职工自我加压,奋力开拓,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企业工业总产值由2004年的24.3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80.33亿元,经营利润由2004年的1.2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5.85亿元。
喜人成绩的取得,皆因企业一开始就站在高起点上制定发展战略,并通过高端战略的实施赢得了“云层之上”的竞争优势。
昨日,中信重工公司总经理任沁新为记者详细讲述了“云层之上”理论:海拔高度超过云层,在人们眼中不过几座山峰而已,但只要紧盯这几座山峰,你就会永远位居全球市场竞争的第一方阵。
依靠“以高端技术支撑高端产品,以高端产品赢取高端客户,以高端客户占领高端市场”的“高端战略”,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阵阵寒潮中,中信重工依然迎来一轮又一轮订货高峰:今年前4个月,中信重工新增订货28.38亿元,在手订单已经达到145亿元,同比增长18%。
“没有做不好的企业,只有领错方向的带头人。”这是任沁新的一句口头禅。在中信重工,公司班子成员深夜、凌晨巡视生产、技改现场,随时发现、解决问题早已是家常便饭,“让员工每天在生产现场都能看到领导的身影”也已成全体干部的共识。
入夜,公司广场前国内一流的技术中心大楼和20层的青年公寓灯火通明、现代气派,但公司领导依然在简陋的办公室内办公,以默默的行动践行着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焦裕禄精神”。
职工们感慨地说:“企业发展这么快一点不奇怪,从公司到分厂,层层都有一个好班子。”
自主创新 从适应市场需求向引领市场转变
这两年,在清华大学网络社区,博士后沈丙振成了“名人”。
不少学兄学弟对他一签订劳动合同,就被任命为中信重工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和重型铸锻厂常务副厂长感到自豪,更对他能够依托中信重工这个巨大的“实验室”和制造平台开展基础研究羡慕不已。
自2006年5月正式加盟中信重工,这位清华博士后带领由1名博士和11名硕士组成的研究团队,就一直致力于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融合,全力打造“着眼全球竞争的企业数值模拟仿真系统平台”。
3年来,这个团队搞出的研发成果,不但保障了中信重工与德国联合制造的世界最大18500吨油压机各个部件的成功浇铸,更直接推动了兴澄特钢国内最大4300轧机、三峡升船机试验件等一系列重大产品的高质高效生产。
沈丙振说:“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了中信重工技术研发由适应市场逐步向引领市场转变,不断研发具有市场潜力新产品的全过程。”
大力实施技术先导战略,使中信重工不断提高对“市场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敏感度,能够引领市场的新产品层出不穷。
其中,水泥装备产业链的形成最具代表性。
围绕水泥装备的大型化、国产化和节能减排,中信重工从为国内客户提供零部件做起,通过与世界知名水泥设备设计制造商合作,依托自身水泥装备研发制造经验和不断提升的设备制造能力,从小到大、由易到难,连连攻克大端盖、大筒体、大轮带、大齿圈等水泥装备关键零部件生产难题。
2006年12月,公司成功制造出口沙特的世界最大水泥窑轮带,标志着中信重工完全掌握了这一产品的核心制造技术,并实现了日产10000吨水泥线成套装备完全国产化。
但是,中信重工并没有满足,而是围绕水泥生产主线设备进行上下产业链的延伸,开发研制了两套附属设备——回转窑两端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和粉磨部分的矿渣立磨。
正是这引领市场的关键一步,彻底打破了大型立磨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这一系列研发成果,使传统的水泥生产线增加了余热发电、矿渣粉磨的标准配置。可是,中信重工在该领域的探索仍未止步,他们正在推出利用水泥窑消纳城市垃圾的技术,使水泥这一高耗能产业变成高效节能的绿色产业……
目前,中信重工新产品贡献率已达80%以上,确保公司能在市场低迷的环境下保持稳定的市场订货:今年一季度,在纯低温余热发电市场领域,公司新增4个余热发电项目,已累计与国内30多家客户签订80余条水泥线余热发电项目合同; 4月13日,公司在吉林亚泰集团举行原料立磨新闻发布会,当场新签11台大型立磨订单;公司自主研制的褐煤提质用对辊成型机一经推出,就在国内外市场引起强烈反响,眼下,企业已与神华宁煤集团签订4台对辊成型机供货合同,后续每年需求量将达到200台。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