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投资加码 5年后装机容量十倍于今年
2010年08月05日 8:42 2714次浏览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分类: 光伏 作者: 陈其珏
王恒(化名)终于暂时不用担心光伏市场会不会“崩盘”的问题了。
作为江苏常州市某光伏组件企业的市场部经理,他在今年一季度时还曾忧心忡忡地向记者表示,“今年光伏行业前景不妙,如果德国削减补贴后市场起不来,可能会有一大批光伏组件企业在8月份以后倒闭”。
但如今,他的担心被证明是过虑:至少目前看来,整个光伏市场正重新被一片乐观、亢奋、激昂的情绪所裹挟。
之所以出现这一局面,一方面是由于德国市场在补贴下调的背景下非但没有萎缩,反而需求受到很大刺激,另一方面则要归因于中国内需市场的启动。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国家能源局最新确定的光伏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达到5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到2020年则达到2000万千瓦,而今年的这一数字仅为50万千瓦。这意味着5年后国内光伏装机容量要达到今年的10倍。
就在这火爆市场的诱惑下,中国一批光伏制造厂大手笔加码新生产线,将增资扩产的浪潮推向一个又一个巅峰。
然而,谁会知道,光伏市场的下一次“戛然而止”将在何时来到?
国产光伏激情再燃
“最近两个月简直卖疯了。”国内一家大型硅片厂管理人士日前向本报记者诉说起一幕幕疯狂的场景,难掩激动之情。
他告诉本报记者,“从上月初起,德国瓦克公司2012年前的产能已全部售出,市场上已买不到瓦克的料了。至于国产多晶硅采购也日趋紧张,甚至有时候买不到货,有的硅片生产线也几乎要停产。”据了解,一些代理进口硅料的经销商由于对这一状况预料不及,存货已基本售罄。尚有存货的经销商甚至开始暂停销售,着手囤积硅料,以待价格进一步上涨。
作为硅料的下游,硅片需求同样可用井喷来形容。据该人士透露,从上月起,国内多家光伏企业负责人甚至开始亲自登门拜访各家硅片生产商,以期能确保硅片供应。
“最极端的例子,有一家电池生产商的老总请求我们将仅装五分之一车的硅片迅速安排发货,等不及车间生产再装车。因为只要晚几个小时,电池生产线就可能面临停产。”上述人士说。
也就在这一片狂躁、喧嚣的气氛中,各家光伏企业无论规模大小,纷纷加码投资。
横店东磁(002056)近日宣布,作为公司第三笔光伏领域的投资,将动用8.73亿元建设300M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及50MW组件项目。而这家公司进入光伏产业还不到一年,投资的4条生产线还有2条没有建成投产。
佛塑股份(000973)也在上周宣布,拟与广东广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晶硅太阳能电池用PVDF膜及背板研发项目”,研发晶硅太阳能电池用PVDF薄膜及背板。金智科技(002090)则表示,将投资不超过900万美元在美国设立全资子公司,从事光伏相关产业投资。
此外,三安光电(600703)本周公告,拟与美国EMCORE公司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3000万美元,成立合资公司三科光伏公司,主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及分销地面高倍聚光太阳能应用(HCPV)组件和系统。
作为中国最大、世界第三大多晶硅制造商,保利协鑫于7月29日宣布将额外投资3亿美元,兴建位于江苏产能约1000兆瓦的硅片设施。建成后,其硅片总产能将提升至3000兆瓦,成为全球最大的硅片生产商。
海外看好中国内需市场
如此多的光伏上市公司争先恐后地加码投资,显然不是出于事先的共同预谋,而更像是一场集体冲动。而诱发冲动的“荷尔蒙”就源于德国市场削减补贴之举“坏事变好事”。
“这(德国削减补贴)应该是个好事情,很多人把它想偏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玉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德国推行上网电价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实现光伏平价上网。随着光伏成本的下降,对上网电价做出符合实际的调整是合理的。
他表示,最近两年世界光伏成本的下降非常快,上网电价应该下调,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让系统集成商的利润率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否则也不利于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而德国这次调整上网电价表明全球能更快进入光伏平价上网,对中国光伏企业不是冲击,恰恰是机遇。
“众所周知,中国光伏企业的成本比欧美企业更低。如果电价调整后,欧美企业能承受,则中国企业就更具竞争力。所以说,这是件好事情。”赵玉文说。
而除了这层因素外,中美以及捷克等更多新兴市场纷纷打开光伏补贴大门则给了光伏企业持续扩大投资的信心。这其中,中国市场已然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考量因素。
中国是光伏产品制造大国,光伏电池年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但长期以来,在光伏应用市场上,中国却排不上名次。直到2009年,这一情况才有所改变——当年,中国首次跻身世界十大光伏市场之列。根据中国产业协会和政府机构的数据,2009年中国光伏市场规模约为160兆瓦。
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在一份报告中称,凭借其12吉瓦的超大输电线路工程,中国具备快速成长为亚洲乃至世界主要市场的实力。
根据EPIA的预测,如果2010年政府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则中国光伏市场规模可突破600MW。到2014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在600MW和2.5GW之间。
而在近期举行的“2010年两岸可再生能源产业合作及交流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也表示,受政府推出的“金太阳工程”和建筑屋顶光伏项目推动,国内光伏内需市场开始启动,市场总规模达到了一年50万千瓦(500MW)左右。但这与目前我国176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相比还很小。
“今年,中央对发展光伏产业定的调子包含三句话:科学规划、适度发展、启动国内市场。”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家能源局最新透出的目标,到2015年,国内光伏装机要达500万千瓦;到2020年,光伏装机达2000万千瓦。也就是说,5年后国内光伏装机容量将是今年的10倍。
过剩阴霾明年再临?
尽管当前火爆的市场没有一丝要“退烧”的征兆,但业内也担心,一旦明年需求萎缩,全球光伏产业会否面临新一轮“寒冬”?
著名光伏行业刊物Photon的资料显示,全球10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中,有9家计划提高产能,年底前这9家厂商的总产能可望达到9.5GW。
“(明年)供给过剩的情况将非常严重,很多供应商的利润将面临价格下行的压力。”海外机构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斯图亚特·布什(Stuart Bush)说。
对此,孟宪淦也认为,过剩是难免的。“只要国内光伏产业仍然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则过剩的风险就不可避免。需求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国内制造业。”
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光伏系统厂商正密切注意新市场的成长状况,如法国、美国、中国及印度。根据EPIA的预测,理论上,这四国明年可能在全球光伏市场占据近30%的比重,远高于今年的17%。
但让业界感到困惑的是,这能否抵消德国市场明年的大幅下滑?EPIA指出,德国光伏市场明年衰退幅度可能高达57%,相当于由2010年估计的7GW下降至3GW。
Emerging Energy Research欧洲太阳能分析师卡西迪·德利内(Cassidy DeLine)则认为,德国需求下滑情况或许没有想象中严重,其他欧洲国家的安装成长幅度有可能弥补德国的减少部分。这个乐观看法获得全球最大太阳能电池厂商First Solar及德国营收最高的光伏企业Solar World的支持。这两家公司仍对2011年需求情况持正面看法。
但斯图亚特·布什对新兴市场填补需求缺口的能力不报太高期望。“我们认为新兴市场不会填补需求的缺口。”他说。另一位分析师迈克尔·麦克纳马拉(Michael McNamara)则假设说,供应过剩将带来温和的价格压力,电池组件价格将较当前水平下降25%。
据悉,当下欧洲生产的光伏电池组件均价为1.92欧元,较去年已下跌27%。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wearcomp974.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